武威八大景区
天祝祁连冰沟河、雷台公园、凉州白塔寺、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武威沙漠公园。武威是河西重镇,最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当属雷台。雷台因为出土了马踏飞燕而驰名中外,尤其是马踏飞燕不光是中国的旅游标志,而且参加竞争过世界旅游标志而誉满全球。
武威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古、西通新疆,是国务院命名的对外开放城市,甘肃省确定的区域中心城市。武威因地处古丝绸之路要冲,境内名胜古迹众多,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葡萄酒城。武威历史悠久,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戎、崔、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聚族而居。自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命名武威,已有近2200多年的历史。因其曾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驿站和商埠、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融汇传播之地,历代王朝都曾在武威设郡置府,使武威素有“梦幻凉州”、“西北首府,凉国故地”和“天下要冲,国家藩卫”的美称。
武威沙漠公园是一座融大漠风光、草原风情、园林特色为一体的游览胜地,位于甘肃武威城东22公里处的腾格里沙漠前缘,是国内最早在沙漠中建立的公园,被誉为“沙海第一园”。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武威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位于武威城东北20多公里处,是一个集生态观光、动物观赏、休闲度假和科普教育为一体大型野生动物园。动物园现已建成占地1100平方米的沙产业馆、800平方米的动植物标本展览馆和百鸟苑、驼鸟馆、熊馆、猴馆、雉鸡馆等动物展馆。
武威有哪些名胜古迹
奔马的故乡;有举世无双的“西夏碑”;有气势恢宏、号称“陇右学宫之冠”的武威文庙;有中国石窟之祖——天梯山石窟;有见证***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古迹“凉州百塔寺”。
武威,农畜土特产品分布广、品质优,是甘肃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瓜菜基地、酿造葡萄基地和畜禽繁育基地,酿造葡萄黑瓜籽、黄河蜜瓜、白牦牛闻名遐迩。
武威,地方工业独具特色。
围绕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培育了皇台酒、凉都酒、西凉啤酒、莫高葡萄酒、荣华淀粉、云晓熏醋、甘青面粉、亚麻织品等一批名牌产品和陇货精品,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中部的河西走廊东端,这里北邻内蒙,南接青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流芳千古的《凉州词》以一曲“葡萄美酒夜光杯”将武威的豪迈壮阔描绘的淋漓尽致,富饶的土地、丰富的物产使这里拥有了“银武威”的美誉。
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大将军霍去病在此大败匈奴,建立了不世的“武功军威”,武威因此得名,此后丝绸之路的繁盛更使武威成为西北地区的军事、商贸重镇。
曾出土了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雷台汉墓;反映西夏王国历史与文化的西夏碑与西夏博物馆;见证***正式纳入中华版图的元代百塔寺;拥有“陇右学宫之冠”美誉的明代武威文庙;规模宏大精美绝伦的天梯山石窟,以及古长城遗址、海藏寺、古钟楼等等文物古迹,无不体现了武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武威的历史也正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对外交流、融合、发展的历史,吸引着无数人学者、游客深深沉迷于此。
武威市的西南部多高山河谷,这里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是人们避暑休闲的好去处;中部多平原绿洲,众多的文物古迹和浓郁的塞外风情令人着迷;东北部的沙漠区人迹罕至,浩瀚的大漠与苍凉的落日构成了一幅绝美画卷.延寿寺原名曾家堡庙,坐落在武威市清源镇曾家堡村。
现存建筑只有伽蓝菩萨殿、大雄宝殿等。
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也叫大佛寺(与莫高窟齐名)。
位于武威市城南约40公里的中乡灯山村。
雷台公园位于武威市北关中路。
该园分:饮食文化区、历史文化区、民俗文化区、娱乐休息区等文庙也叫圣庙、孔庙。
位于武威市区东南隅,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始建于明正统四年沙漠公园位于城东19公里处,为腾格里沙漠边缘,是我国第一座融大漠风光、草原风情、园林特色海藏寺海藏寺,在武威城西北2.5公里处,因寺院周围林泉茂密,犹如海中藏寺,故名。
大云寺铜钟坐落在武威城东北角的大云寺内,与文庙、罗什寺塔、海藏寺、雷台等古建筑遥相呼应。
罗什寺塔矗立在武威北大街,是为了纪念鸠摩罗什在武成弘扬佛法、翻译经典的功绩而建造的。
天佛寺石窟位于城南50公里处中路乡灯山村,是我国早期的石窟之一。
瑞安堡河西走廊东北部有一块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着的绿洲雷台汉墓是1969年10月在雷台下发现的一处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皇娘娘台遗址皇娘娘台遗址旧名尹夫人台。
在甘肃武威县城西北2.5公里,属“齐家文化”遗址<
武威市有哪些名胜古迹
武威市中的古迹大家都是否知道吗?而且很多地方中,都是有着很多不同于一切的著名地方,对此武威名胜古迹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武威名胜古迹盘点,姑臧山(武威莲花山)先秦时期月氏与匈奴部落属地,主要是姑族部落,山下城池因此得名姑臧城(凉州城),其上建筑始建于西汉时期,位于祁连山的冷龙岭一脉,海拔2700米,山底海拔是1800米,距离市区十三公里,山势雄伟,奇峰环列,层峦叠嶂,四面险峰从远处望去,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河西走廊唯一修在海拔1800米的古迹,兴盛于东汉,东晋,十六国和隋唐时期,西夏,明代,清代,民国时期都有大规模修缮,毁于建国以后。姑臧山除接引寺外有莲花山大寺,一度是河西走廊最早最大最有名的寺院之一,是研究西域佛教、汉传佛教(小乘教法)的见证,是西域佛教与汉传佛教融合的历史见证。从隋唐时莲花山扩建,一直到明代还有保留有完好的佛教寺院和道教道观70多座1000多间,供奉有古印度佛像,藏传佛教佛像,出自阐教截教三百六十五路正神,三百六十五路邪神,有成庞大体系的佛道诸神诸佛庙宇,气势恢宏。唐代道世(668~683)所著《法苑珠林》载,佛祖舍利有十九所在中国,此处就是史书记载的凉州姑臧故塔,其内供奉有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山上尤其以唐宋时期的壁画最为精美,菩萨栩栩如生,佛陀超凡脱俗,这些壁画充分展示了不远万里来自西域的绘画大师精湛的技艺,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巧夺天工,可惜全部毁于破四旧时期。武威名胜古迹大全,白塔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北岸的白塔山上。白塔山在黄河北岸,海拔约1700米,因山巅有白塔而得名。山上峰峦叠嶂,下有玉迭、金城两关,形势险要,为古代军事要冲。山上楼台、回廊上通下达,有"凤林香袭"的牌坊,有依山而建的罗汉殿,有三星殿和白塔寺等等。白塔山在黄河北岸,海拔约1700米,因山巅有白塔而得名。山上峰峦叠嶂,下有玉迭、金城两关,形势险要,为古代军事要冲。山上楼台、回廊上通下达,有"凤林香袭"的牌坊,有依山而建的罗汉殿,有三星殿和白塔寺等等。明代所修白塔,七级八面,上有绿顶,下筑塔基,高约17米,为实心砖塔。每级每角均有翘起的砖刻小龙头,下系风铃,随风飘荡,声清音脆。塔的外表垩饰如雪,故称白塔。白塔建成后,几经强烈地震,毫无损伤,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筑之科学精巧,智慧之高超绝伦。白塔寺内有“镇山三宝”,一为象皮鼓,二为青铜钟,三为紫荆树。象皮鼓相传为一印度僧人云游白塔时所赠,现在这里仅有仿制品;青铜钟为清康熙年间铸造,重为153.5千克,现存寺内;枝繁叶茂的紫荆树系后人重栽。北端山头有牡丹亭,亭内有一碑。[“白塔层峦”为兰州八景之一。武威名胜古迹有哪些。雷台汉墓,雷台汉墓是1969年由当地农民在雷台老槐树下发现的一处东汉晚期大型砖石墓葬,因出土了国宝级文物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一尊和铸造精致的铜车马铁骑(一说是车马武士仪仗)九十九尊,组成了一支东汉装备精良的铜车马骑兵方阵而驰名中外雷台汉墓有正寝便殿。正寝的作用主要安墓主神坐,为墓主灵魂正常起居之处,由供奉的宫人如同对待活人一样侍奉;便殿是正寝的附属建筑,主要供奉主灵魂来此游乐。马踏飞燕,铜奔马又称“马超龙雀”,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15公斤,马呈飞奔状,三足腾空,昂首扬尾,右后足下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之极品。汉代古井。曾出土“马踏飞燕”的武威雷台汉墓里的一口汉代古井长期以来吸引着游客的眼球,此井居然“见钱眼开”:能将扔进井里的钱币神奇地放大。古墓里的古井有何作用呢?据专家介绍,墓室主人在墓道中凿井,寓意着富有和尊贵。古井位于雷台东南角,距墓道入口2米处,贯穿了整个夯土层,与墓道相邻,一直修到古墓中。古井深12.8米,是用典型的汉代古薄砖砌成。底部以“人字形”方式砌成,在我国考古中也不多见。据考证这口古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渐干涸。这是一口用砖堆砌而成的井,砖与砖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材料,经历了1000多年的历史,井壁的砖大部分已经严重风化,只有井底的部分壁砖仍保存良好。经过测绘,工作人员发现它并不是一口垂直的井,开口处直径0.95米,井底直径0.86米,而井中部的直径达1.15米,古井整体呈腰鼓状。雷台湖,雷台旁侧的雷台湖,在干涸20多年后,又自然复苏,重放光彩。泉水叮咚,碧波粼粼.溪流潺潺。四周绿茵漫地,柳杨婆娑。天地之造化加上武威人民的辛勤建设,是雷台这个铜奔马的出土地旧貌新颜交相辉映,引得大批中外学者、游客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