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管道保温层厚度密度的国家规定是多少
根据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保温层厚度和密度和保温管直径有关。详情如下:
热力管道工程常用的保温材料种类较多,有石棉、岩棉、珍珠岩、玻璃棉、泡沫橡塑、聚氨脂硬质泡沫塑料等制品。
保温材料要求:
1、导热系数小。
2、容重小。
3、坚固耐用,有一定的抗压强度。
4、能耐一定温度,不燃或难燃。
5、抗湿性强,吸水率低,不会因水泡受潮而变质损坏。
扩展资料:
热力管道保温层通常由三层组成:保温层、保护层、防水层。室内管道可不敷设防水层。保温层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热损失,因此,它必须由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组成。
热力管道保温层的外面一般常用石棉纤维和水泥混合物制成石棉水泥壳保护层,它的作用是保护保温层。保护层外表是防水层,防止水分进入保温层。防水层常采用油毛毡、铁皮或刷油玻璃布制作。
捆扎法施工:
采用硬质保温制品的保温层,安装时,要把其制品如瓦在被包复的钢管上旋扭磨擦三次以上再就位,以保证弧度一致,结合严密;水平管纵向接缝位置应偏离管道垂直中心线。对于单层双瓦组合,纵缝要布在管中心竖直线45度以外;对于多层、多瓦组合,纵缝也应偏离管道垂直中心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为什么供热管道设计这么多U型弯不用直管道
为U型弯说白了是起到补偿器的作用,可以弥补不供热管道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这种管道多为露天布置。当地下敷设时,则采用波纹补偿器替代U型弯来施工。现在很多热力设计院已经掌握了无补偿直埋敷设供热管道,但基本上是地下布置,很方便施工的。
什么是热力管道
热力管网又称热力管道,从锅炉房、直燃机房、供热中心等出发,从热源通往建筑物热力入口的供热管道。
多个供热管道形成管网。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等于2.5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的下列热力网的设计。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TSGR1001-2008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中对热力管道的描述指: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的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热力管道属于GB2压力管道。
扩展资料:
供热管线有地下敷设和地上敷设两种方式。
地下敷设:
不影响城市交通和市容,是城市供热广泛采用的敷设方式。地下敷设又分为有沟敷设和直埋敷设。有沟敷设是指,供热管道敷设在地沟内,管道本身不承受外界荷载。
地上敷设:
也称架空敷设,其造价便宜,维修方便,多用于工业区、郊区、地下水位高、永久冻土区、湿陷性土壤区等地质构造特殊的地区,以及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等地段。多数设专用支架。根据支架高度不同,分为高支架、中支架、低支架和地面敷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力管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力管网
供热管网直径800需要什么设计资质
供热管网施工需要达到的资质:
一、需要达到规定的设计标准。适用于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的下列热力网的设计:
1、由供热企业经营,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对多个用户供热,自热源至热力站的城市热力网。
2、城市热力管网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管道、中继泵站和热力站等工艺系统设计。城市热力管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并注意美观。
二、需要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
1、以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热水热力网,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悬浮物小于或等于5mg/L;
(2)总硬度小于或等于0.6mmol/L;
(3)溶解氧小于或等于0.1mg/L;
(4)含油量小于或等于2mg/L;
(6)pH(25℃)7~11。
2、蒸汽热力网,由用户热力站返回热源的凝结水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总硬度小于或等于0.05mmol/L;
(2)含铁量小于或等于0.5mg/L;
(3)含油量小于或等于10mg/L。
3、蒸汽管网的凝结水排放时,应符合《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82)。
4、当供热系统有不锈钢设备时,应考虑Cl-腐蚀问题,供热介质中Cl-含量不宜高于25ppm,或不锈钢设备采取防腐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