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南水北调为啥还会出现河南干旱
1、南水北调是把南方富裕的水调到北方去,河南干旱天气原因,正因为河南干旱了,更显出南水北调的重要性,并不是因为南水北调了就不会出现干旱了,因为一个是人为的,一个是自然的特征。人正是为了调节自然才做出了南水北调工程。
2、南水北调输水干渠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直辖市。受水区域为沿线的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北京、天津等14座大、中城市。重点解决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3、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南阳盆地,是风调雨顺。《南阳志》介绍南阳的地理环境说:南阳温热多雨,气候宜人。
4、现在:河南南阳已经连续多天不下雨。现在河水断流,我家的河已经干了。
5、而且现在经常干旱无雨,农民种小麦要浇地,收了小麦种花生玉米还要浇地,像现在的季节抽水抽的好多将近40米的井都没水了,没办法就坐在那里等水种地,已经好几年都是这样了,以前五米左右的水井就有水了,现在十几米深的水井到了这个季节都没水!
6、我也是南阳的,今年气候干旱是大气候原因,气候不好谁也没办法,各个地区都有极端天气,有的暴雨,有的冰雹,我们这干旱,天灾里有人祸,有些事不说了,现在粮食产量减半,农民痛心,
7、并不是南阳这里,我们和南阳挨的特别近,因为它和驻马店这里是邻市。我们这里也是干旱的,特别严重,这都已经不如夏天多久了,好像还没有畅快淋漓的下一场大雨,前一段时间隔壁村被评为示范村,刚好建立一个蓄水池,一直到现在没有下雨无法囤满。起码已经有一个多月没下大雨了,最近两年来也是这样,就没有好好下过雨。
8、其实我们河南省并不是南阳最严重,最严重的地方是商丘,商丘干旱加剧的程度其实是最大的。
9、南阳地处秦岭,淮河一带,属于南北季风教会之处,只有两股湿空气相遇热上冷下,才会形成雨滴儿,往下低落。而处于淮河秦岭一带的南阳就不是降雨多的地方,因为遇到热空气强了他会往北跑,遇到冷空气强了,就会向南跑。不会在南阳相聚,因此下雨特别难。
10、家里面的井早已经枯了,我隔壁家在前天还向我们家要水喝,因为我们家的水管比较长,他就想用我们家的水管给他井里面蓄水,如果说再不下雨。我感觉支持不了一个月了。
11、因为我现在在城市里面,昨天朋友来,我们去我们的水库看了看,我们整个市区都是吃水库里面的水,现在水库里面的水基本上都已经垫底了,没多深,再不下雨城市里吃水就紧张了,到时估计还要往回家里跑。
12、近几年来河南干旱面积扩大,然而南阳比较严重,是何原因?个人关点是地域问题,南阳地属河南南部,是长江与黄河隔离带,西部有高大的横断山脉秦岭所挡。北部有中原最高峰崎角尖,伏牛山所挡,大洋的环流与西西伯利亚的湿润气候及冷空气与秦岭山脉的影响,气流抬高走向,顺汉江而下与长江潮湿气候交汇,雨水都下到湖北了,南阳地区下雨大多都是受海洋气候影响,从长江口而上,在与西北过来的冷空气相交汇的情况下才会下成。东西两头的条件少一不可。
13、这些年气候确实变化大,从前流水的小河干涸了,夏天也下雨少了,冬天下雪也少了,气候越来越干旱,没有办法。
14、还不是南水北调,我就是南阳的,小时候老家几十米宽的河,现在一滴水都没有了,吃个水还要打几十米深的井才能取到水,坐标南阳市南召县。
15、这个没办法,气候原因,今年气候多变,很多果农都要哭了,挨着南阳的襄阳朋友给我反映,因为今年干旱,水稻都种不下去。
16、河床采砂河水下降,整个地下水位下降,河床干涸,蒸发量下降,盆地属性没法储集足够的云层水,就没有了降水,如此反复,不进只出的南水北调更是加剧了旱情。经济发展,也同样加剧地下水位下降。
二、南水北调经过哪些城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调水路线,起点湖北省(鄂)丹江口市、河南省(豫)淅川县之间的丹江口水库——水域横跨鄂、豫两省,经过河南(豫),河北(冀),到达天津(津),北京(京)地区,从头到尾共经过五个省级行政区。
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东岸岸边引水,经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南阳方城垭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开挖渠道,在河南荥阳市王村通过隧道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颐和园的团城湖。供水范围主要是唐白河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的西中部,供水区总面积约15.5万平方千米,工程重点解决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并兼顾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中线输水干渠总长达1267公里,向天津输水干渠长154公里。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闸门开启,甘甜的丹江水涌流而出,沿全长1432公里的干渠一路北上——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三、南水北调在河南哪里
南水北调是中国国家重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是为了解决南方水资源相对富裕,而北方缺水问题而建设的。
河南作为重要的旱涝保收农业省份,也是北方的缺水省份之一,因此河南也参与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
河南南水北调共有两条调水渠道,分别是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从河南省南部的汉水、颍河、浙河、滹沱河北干渠等4条河流中抽取水,主要为河南、河北、北京等地区调水。
东线工程则从长江干流调水,经由安徽省、河南省、山东省的联通水系,供应中原地区的城市、农业和工业用水。
南水北调工程为缓解全国水资源紧张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河南南水北调的建设,也为解决河南省内部的水资源不均衡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河南省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带动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河南南水北调的建设是伴随着巨大的技术难题和环境问题的。
由于河南省属于黄土地貌和丘陵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导致施工难度大,投资巨大。
同时,南水北调过程中也存在着可能造成区域水资源再分配不均、水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治理。
未来,河南南水北调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同时,南水北调水价的问题也需要加以研究,进一步做好水价的计费和定价,以资金回收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总体而言,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为长远水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河南省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