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河南潢川县简介)

潢川县属于哪个市

潢川县属于信阳市。

潢川县,古称光州,是黄氏发源地,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中东部。民国二年(1913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改光州为潢川县。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潢川县常住人口为63.67万人。

历史上,潢川(光州)长期为豫东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河洛重镇,吴楚上游”之称,是春申君黄歇和开漳圣王陈元光的故乡。潢川历史悠久,英雄辈出,更是“莫道楚乡风物陋,文章屈宋到如今”的人文荟萃之地。

地理环境

潢川县属大别山北侧洪流冲积扇向淮北平原过渡地带,全县地形起伏,坑塘棋布,南高北低,略向东北倾斜,境内垄岗与河流相间分布,南北平行延伸,最高海拔330米,最低海拔29米。南部、东南部为浅山丘陵区,中部呈南北向排列有淮风岗、七里岗、黄寺岗3列垄岗,垄岗之间从西向东由河流冲积成狭长河谷平原。

全县山区面积为189.9平方公里,丘陵为1094.6平方公里,平原为381.6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11.4%、65.7%、22.9%。潢川县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潢川县

河南潢川县属于哪个市

潢川县属于河南省信阳市。

潢川县位于河南省的东南部,信阳市中部,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地处豫、鄂、皖三省的连接地带,地处东径114°53′—115°21′,北纬31°52′—32°22′之间。

县境东连固始,西靠光山,南接商城,北与息县、淮滨隔淮河相望,为豫东南的中心。

扩展资料:

潢川县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一水东流,城分南北,两桥相连,独具一格。历史积淀丰厚,文化光辉灿烂。

境内有黄国故城遗址、团中央干校旧址等著名景点,是战国春申君黄歇故里和中华黄姓发源地。春秋时为黄国,汉置弋阳郡,北齐置定城,唐宋元明为光州,清代升光州为直隶州,民国二年改光州为潢川县。

1949年1月31日潢川解放,设潢川专署,1952年并入信阳至今。

潢川文化源远流长,汉末陈酆、晋代陈冲、元化大文豪马祖常、明朝刘绘、刘黄裳等文坛巨匠,都曾留下不朽的宏著名篇。境内文化古迹众多,黄国故城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多件被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潢川-地理位置

河南省潢川县属于哪个市 河南省潢川县属于信阳市

潢川县是河南省信阳市下辖的县级行政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信阳市中部,潢川县是河南省的经济强县,有“鱼米之乡”、“中国优质糯米之乡”、“中国花木之乡”、“甲鱼王国”的称呼。关于“河南省潢川县属于哪个市”的更多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往下阅读了解。

潢川县介绍

1、潢川县位于东经114°53′~115°21′,北纬31°52′~32°22′之间,总面积1666.1平方公里,南有大别山,北有淮河,处于豫、鄂、皖三省的连接地带,是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金三角”。

2、历史上,潢川县长期是豫东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河洛重镇,吴楚上游”的称呼,也被誉为“豫东南小苏州”。

3、潢川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3℃,有淮河、潢河、白露河流经,在小潢河南岸的弋阳古镇中不少建筑都具有江南水乡风格。

4、潢川县是全国优质糯稻产区之一,以种植糯米稻为主,并且糯米加工产业蓬勃发展,每年的工业用糯米粉加工产量占全国的40%,是“中国优质糯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