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真假辨别(蜂蜜鉴别方法)

如何鉴别蜂蜜真假

以下是几种鉴别蜂蜜真假的方法:

看外观:真正的蜂蜜颜色一般为浅黄或淡黄色,呈半透明或微浑的状态;如果蜂蜜颜色过于深重,或者带有杂质,很可能是经过了加工或掺假。

闻气味:真正的蜂蜜气味独特而清香,没有刺激性的刺鼻味道;如果闻到味道较浓烈、刺鼻的气味,很可能是掺入了香精等人工添加剂。

观纹理:真正的蜂蜜会在表面形成一些纵向的条纹,这是由于蜂蜜晶体在蜜中沉淀而形成的,这些条纹呈现出不规则的分布;如果发现蜂蜜表面没有纹理,可能是经过了加热或冷冻处理。

滴试法:将一滴蜂蜜滴在纸巾或纸张上,真正的蜂蜜会形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斑点,而不会渗透或弥漫开来;如果发现蜂蜜会在纸上扩散开来,很可能是掺入了水或其他液体。

最可靠的方法是购买正规渠道销售的蜂蜜,例如信誉良好的蜂蜜品牌,例如马二哥秦岭土蜂蜜、蜜小五土蜂蜜和珍峰百草土蜂蜜等。

如何分辨蜂蜜的真假

蜂蜜的感官检验,就是通过眼看、鼻闻、口尝、手触摸等方法,检验蜂蜜的色、香、味、形态等项目,来确定

蜂蜜的真假、种类等。

色泽:进行蜂蜜色泽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于比色管内在白色背景下借散射光线进行观察。一般优等蜂蜜呈白色、淡黄色到琥珀色。不同的蜜源性植物有不同的颜色,油菜花蜜色泽黄,紫云英蜜白色带淡黄,柑橘蜜浅黄色,荔枝蜜浅黄色,龙眼蜜琥珀色,枇杷蜜浅白色,棉花蜜浅琥珀色,蜜质亮而有光泽。次等蜂蜜一般色泽变深、变暗为深琥珀色,如乌桕蜜等。

状态:进行蜂蜜组织状态的感官鉴别时,可取样品置于白色背景下借散射光线进行观察,并注意有无沉淀物及杂质。也可将蜂蜜加5倍蒸馏水稀释,溶解后静置 12-24H,离心后观察,看有无沉淀并测定沉淀物的性质。另外,可用木筷挑起蜂蜜观察其黏稠度。优等蜂蜜在常温下是黏稠、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流体,温度较低时可发生结晶现象,无沉淀和杂质;用木筷挑起蜜时可拉出柔韧的蜜体长丝,拉断后断头回缩形成上粗下细的叠塔状,并慢慢消失。次等蜂蜜在常温下较稀薄,有沉淀物及杂质(死蜂、残肢、幼虫、蜡屑等);不透明,用木筷将蜜挑起后成糊状并自然下沉,不会形成塔状物。

气味:进行蜂蜜气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在室温下打开包装嗅其气味。必要时可取样品于水杯中加热5min,然后

再嗅其气味。优等蜂蜜一般具有纯正的清香味和各种本类蜜源植物花香味,无任何其他异味。次等蜂蜜一般味甜并

有涩味。

滋味:在进行蜂蜜滋味的感官鉴别时,可取少许样品放在舌头上,用舌头与上颚反复摩擦,细品其味道。优等蜂蜜一般具有纯正的香甜味。次等蜂蜜一般味甜并有涩味。

理化检验

蜂蜜通过感官检验后,根据需要再做蜂蜜的理化检验。它包括水分、还原糖、蔗糖、酶值、酸度、费氏反应、发酵症状、掺入可溶物质等指标,具体检测方法可参照蜂蜜标准。

蜂蜜掺假掺杂的快速检验:

蜂蜜中掺水的检验方法取蜂蜜数滴,滴在滤纸上,优质的蜂蜜含水量低,所以滴落后不会很快浸透滤纸;掺水的蜂蜜滴落后很快浸透、消散。

蜂蜜中掺饴糖的检验方法取蜂蜜 2份于试管中加 5份水稀释,混匀,然后缓缓加入95%乙醇,若呈现白色絮状物,则说明有饴糖加入;若呈混浊则说明正常。

蜂蜜中掺蔗糖的检验方法物理检验:将样蜜少许置于玻璃板上,用强烈日光暴晒(或用电吹风吹),掺有蔗糖的蜜会因为糖浆结晶而成为坚硬的板状结块;而纯蜂蜜仍呈黏稠状。

化学检验:取蜂蜜 1份加 4份水,充分振荡搅拌,若有混浊或沉淀,滴加 2滴 1%的硝酸银溶液,有絮状物产生者,是掺入了蔗糖的蜜。

蜂蜜中掺淀粉的检验方法感官检验:想蜂蜜中掺淀粉时,一般是将淀粉熬成糊加入一些蔗糖后,再掺入蜜中。

因此,这种掺伪蜜混浊而不透明,蜜味淡薄,用水稀释后仍然混浊。

化学检验:取样蜜 5g加 20ml蒸馏水稀释,煮沸后放凉,加入碘试剂(取 1-2粒碘溶于 20ml1%碘化钾溶液中制成)2滴,如出现蓝色或蓝紫色则可认为掺入了淀粉类物质;如呈现红色,则可认为掺有糊精;若保持黄褐色不变,则说明蜂蜜纯净。

蜂蜜中掺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检验方法感官检验:掺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的蜂蜜,一般都颜色深黄、黏稠度大,近似于饱和胶状溶液;蜜中有块状脆性物悬浮且底部有白色胶状颗粒。

化学检验:取样蜜 10g加 20ml 95%乙醇,充分搅拌 10min,即析出白色絮状沉淀物。取白色沉淀物 2g置于 100ml温热蒸馏水中,搅拌均匀,放冷备检。

取上清液 30ml加入 3ml盐酸后产生白色沉淀。

取上清液 50ml加入 100ml 11%硫酸铜溶液,产生绒毛状淡蓝色沉淀。

蜂蜜的解晶液化

绝大多数蜂蜜都会结晶,蜂蜜结晶是由于蜂蜜中葡萄糖浓度过饱和而出现的一种物理现象,一般与蜂蜜的品质无关。通常采用加热的方法使它解晶液化,又称融蜜。实践证明,蜂蜜所含有的酶、维生素、蛋白质、芳香物质等,在长时间的高温处理下,会遭到严重破坏,只有糖不受热处理的影响。所以,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控制,是蜂蜜解晶液化的技术关键,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

蜂蜜结晶析出的主要原因

蜂蜜是营养成分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的过饱和溶液,葡萄糖具有在适宜温度下易结晶的特性,因此在贮藏过程中大部分都会有结晶析出,产生分层现象,从而影响蜂蜜的感官性状及商品货架性能。影响结晶析出速率的因素主要有蜂蜜中葡萄糖与果糖的含量比例、温度、水分、结晶核的数量及蜜源等。糖的过饱和溶液是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当向稳定态过渡时多余的葡萄糖即析出,产生结晶。

蜂蜜的促结晶

蜂蜜的结晶状态有油脂状、细粒状、粗粒状三种状态。当葡萄糖结晶核数量多而密集,在结晶的形成过程中很快全面的站开,就成油脂状;结晶核数量不多,结晶的速度快时就形成细粒状。在结晶蜂蜜中,某些蜂蜜的结晶状态是白色细腻油脂状结晶。这种蜂蜜也受到部分消费者的欢迎,尤其在西方,这种蜜常涂抹在面包上食用。在自然状态下,只有油菜蜜、椴树蜜等几种蜂蜜具有这种天然结晶状态,而其他蜜种形成的结晶状态通常是颗粒状,直接食用口感不好。因此,对于大多数蜜种,如果需要得到白色细腻油脂状结晶状态的商品蜜,就要进行促结晶处理

推荐北京颐寿园蜂蜜

怎样区分蜂蜜真假鉴别

怎么识别真假蜂蜜,才能避免被骗呢?

首先要看蜂蜜的颜色,真蜂蜜颜色呈淡黄色或者是琥珀色,光芒不太透亮。假蜂蜜颜色一般是浅黄色或是深黄色,这种蜂蜜多数是白糖熬成的或是糖浆冒充的,纯净的蜂蜜多数是无色的。另外还可以通过含水量来分辨真假蜂蜜,将蜂蜜滴在白纸上,如果蜂蜜成珠状,不会渗开,而掺水的假蜂蜜则会逐渐渗开。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品尝来识别真假蜂蜜,真蜂蜜口感甜润,香味悠久。如果是掺假的蜂蜜那么味道会很甜,而且还会有糖味和香料的味道。

另外相关专家还表示,就算路边的野生蜂蜜是真的,如果没有经过特别的处理,那么蜂蜜中的花粉,很有可能会引起花粉过敏患者过敏,如果在采集、分装、销售的时候卫生条件不达标的话,还会导致食用者肠胃不适。如果是假冒的蜂蜜,里面添加了不明不白的成分,对食用者会产生什么样的损害,可能是不可预知的。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购买蜂蜜需谨慎。

购买蜂蜜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商场、正规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上述为大家介绍识别真假蜂蜜的方法,在购买的时候可以试一试,看看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蜂蜜。对于路边销售的蜂蜜千万要谨慎,千万不要贪图便宜而买到了掺假的蜂蜜,反而贪了小便宜而吃了大亏,食用下去对自己的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