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鸢尾寿命(西伯利亚鸢尾常绿吗)

求问西伯利亚有哪些动植物、、

由于西伯利亚植被良好,动物食料很多,故动物种类较苔原地带显著增多,如坚果(松子等)、浆果、青草等即为松鼠、豹鼠、田鼠等的食料,而这些小动物又成为另外一些动物,例如虎、棕熊、豹、狼、狼獾、猞猁、黑貂、红狐等的食粮。麋是针叶林中的大型动物,其毛色冬为棕褐色,夏为黑褐色,毛质粗长,似松针,森林和水是麋生存的重要条件,它主食各种树(如桦、白杨等)的嫩枝、嫩芽、树叶以及一些多汁的树皮。麋身高腿长,以便摘食树上的枝叶。它在各地已受到狩猎法的保护。针叶林中的动物,有许多具有爬树(如黑貂、猞猁、熊、松鼠)和在雪被下冬眠(如熊、松鼠)的特性。黑貂、红狐、猞猁、松鼠等,均有珍贵毛皮,常被称为“软金子”。针叶林中的鸟类有200多种,以松鸡、雷鸟、啄木鸟为最多。由于森林遭砍伐和农耕地带向北推移,若干南方的动物(臭猫、鼬鼠等)也侵入本区。

【亚寒带生物群落】

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约在北纬

50°~70°之间,如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宽阔的带状东西伸展。这里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十分寒冷,夏季温暖潮湿。形成了由云杉、银松、落叶松、冷杉、西伯利亚松等针叶树组成的针叶林带;发育着森林灰化土;动物界主要以松鼠、雪兔、狐、貂、麋、熊、猞猁等耐寒动物为多。

苔原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以及北极圈内许多岛屿。这里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广泛。这些环境条件,不利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无林的苔原带;土壤属于冰沼土;动物界比较单一,种数不多,特有驯鹿、旅鼠、北极狐等,夏季有大量鸟类在陡峭的海岸上栖息,形成“鸟市”。

德国鸢尾花的养殖方法

鸢尾,别名:蓝蝴蝶,扁竹叶

科属:鸢尾科,鸢尾属

产地及分布:原产我国云南、四川、江苏、浙江等省,现世界各国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根茎粗短,植株较矮,高约30~40cm。叶薄纸质,淡绿色,直立挺拔呈剑形交互排列成两行,花梗从叶丛中抽出,和叶片基本等长,单枝或分成2枝,每枝顶端着花1~2朵。花淡蓝紫色,花被6片,基部联合呈筒状,外轮3片大而弯或下垂,称“垂瓣”,其中部有鸡冠状突起及白色茸毛,内轮3片较小,直立或拱形,称“旗瓣”。花期5月上旬。

同属栽培种主要有:

(1)德国鸢尾:宿根草本。根茎粗壮,株高60~90cm。叶剑形,灰绿色。花大,紫色,花期5~6月。花型及色系均较丰富,园艺品种多达数百个以上,除露地栽培观赏外,可进行促成栽培,10月底开始,夜间最低温度保持10℃,并给予电灯照明,1~2月即可开花。抑制栽培时,于3月上旬掘起装箱,在0~3C下低温贮藏,在预定花期前60~80d停止冷藏,进行栽植即可开花。

(2)蝴蝶花:根茎较细,横向伸展。叶深绿,光滑。花淡蓝紫色,花径5~7.5cm,重瓣宽卵形,有波状锯齿缘、中部有黄色延点及鸡冠状突起,花期4~5月。喜水湿和酸性土壤,宜栽在水畔、池边及潮湿地带。

(3)银苞鸯尾:别名香根鸢尾。根茎粗大,叶宽剑形灰绿色。花大,各花下具有银白色苞片,别有特色;花淡紫色,具芳香,花期5月,根茎可提香精。生态习性与鸢尾相似。

(4)黄菖蒲:植株高大而健壮。叶剑形,直立。花黄色至乳白色,花期5~6月。适应性极强,旱地、湿地均生长良好,水边栽植生长尤好,趋于野生化。

(5)西伯利亚鸢尾:根状茎短,丛生性强。叶线形,花茎中空,高于叶,花蓝紫色至紫色,垂瓣圆形,旗瓣直立,花期6月。宜栽于河畔、水池边。

此外还有溪荪、花菖蒲、燕子花、马蔺,均适于水边、湿地栽植。

(6)球根鸢尾:是鸢尾属中一类下部属具有鳞茎种类的总称,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圆形,被褐色皮膜,周径3~8cm,叶带形,具深沟。花剑直立,顶生1~2朵花,花色有白黄、蓝、紫混合色等。蒴果,花期5月。

生态习性:耐寒性强,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均能露地安全越冬,翌年早春萌芽。喜排水性良好适度湿润的壤土,在砾石、沙土及较黏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不耐水淹,耐干旱,要求阳光充足,也耐半阴。花芽分化多在秋季9~10月间完成,虫媒花,自花授粉率较低。

繁殖方法:多采用分株法,每隔2~4年进行1次。以秋季分株为好。先将地上开始枯黄的叶丛剪掉,地下宿根全部挖出,然后用利刀切截成几块,每块必须带有2~3个芽,立即进行栽植,灌透水。这些分株苗在翌年春季均可开花。为加速繁殖速度,也可利用地下茎进行根插繁殖,即把地下茎切成小段,每段保持2~3个节,埋入素沙土中并保持湿润,其节部可萌发不定芽而成新株。

鸢尾的种子寿命极短,若采用播种繁殖应在立秋后及时播种,播前先用凉水浸种24小时,再放入0℃左右的低温下处理10天,而后盆播,10月下旬出苗,3年后开花。

栽培管理:鸢尾根状茎粗壮、肥大,喜排水良好而适度湿润的石灰质碱性土壤,在酸性土中生长不良,栽植前施人充分腐熟的堆肥、油粕、骨粉及草木灰等作基肥,株行距约40cm。栽植深度应注意,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上,根茎顶部应低于地面5cm,而在黏质土壤上,根茎顶部应略高于土面。生长期内追施1~2次化肥。防止田内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