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的果实能不能吃
可以吃。
榕树果,中药名。为桑科植物榕树FicusmicrocarpaL.f.的果实。榕树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疮疖,臁疮。
榕果成对腋生或生于已落叶枝叶腋,成熟时黄或微红色,扁球形,直径6-8毫米,无总梗,基生苞片3,广卵形,宿存;雄花、雌花、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花间有少许短刚毛。
叶片革质而稍带肉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5一8cm,宽3-4cm,先端钝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光亮,下面浅绿色,全缘或浅波状。
基出脉3条,侧脉纤细,3-10对。隐头花序(榕果)单生或成对腋生或着生于已落枝叶腋,扁球形,直径5-10mm,成熟时黄色或微红色,基部苞片阔卵形,宿存,无总花梗;雄花、瘿花和雌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内,花间有少数刚毛,雄花散生内壁,花被片3,近匙形,雄蕊1,花药与花丝等长。
瘿花无梗或具短梗,花被片3,广匙形,花柱侧生,短;雌花无梗或具短梗,花被片与瘿花相似,但较小,花柱侧生,短于子房,柱头棒形。瘦果小,卵形。花、果期4-11月。
扩展资料:
榕树生长速度快,发枝能力强,要想把树桩盆景养好,关键是如何控制它们的生长和保持既定的姿态,防止枝条徒长。因此,不要年年换盆换土,更不要施肥过多,并应随时修剪新生枝条,在不扩大冠幅的情况下可适增加小枝和叶片的稠密度。
只有当盆内的老根部分枯死或叶片大量脱落时再脱盆换土,同时对根系和侧枝进行强修剪,让它们重新萌发新枝、新叶和新根,对植株进行彻底更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榕树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榕树
细叶榕树是什么
形态特征:细叶榕生长缓慢,拥有广阔而浓密的树冠,多分枝,更有无数纤幼成流苏状的气根从枝条垂下。当气根碰触到泥土表面,便会形成新树干,以支撑整棵树浓密的枝叶。树皮呈深啡色。叶互生,单叶,呈椭圆形,长7厘米。叶片呈褐色至黄褐色卷缩成筒状,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形。叶端突然收窄至一短尖端,基部渐尖削,边全缘。叶质光滑,质感厚而紧密,叶脉并不显著。花单性,全年不断开花。细叶榕的花藏在无花果内,需要独有的小蜂来帮忙传播花粉。一种细小的雌蜂,会从无花果表面如针孔般大小的小孔进入无花果内产卵。然後,雄蜂会在无花果内先行孵出,并使雌蜂受精。随后孵出的雌蜂,会黏满花粉并离开无花果;当它飞到另一无花果内产卵时,便可将花粉传播开去。花细小,生于中空的无花果内壁表面。雌花和雄花都各有三枚或更多狭窄、带紫红色的花瓣,分别将子房和雄蕊围绕。需透过小蜂来传播花粉。成熟的无花果外形浑圆,初时淡绿色,上有白色的斑点,其後转为粉红色、红色、紫色以至黑色。每一或两颗一组,生于叶腋位置。
榕树为什么能独木成林
人们常说“独木不成林”。这句话对绝大多数树木来说是正确的,但如果把这句话用在榕树身上,那就不一定正确了,因为榕树是一种独木也能成“林”的树。
榕树为什么能独木成林呢?这和它生长在雨水充沛的热带、亚热带,生命力极为旺盛有关。从它枝桠生长出的气根伸长到地面以后,也能像正常的根一样插入土壤
中,吸收水分和养料供应植株生长。这种像支柱一样的根,不但保证了榕树有充足的养分来生长,而且还能使它避免被强风吹倒。正是这独特的条件,才使榕树成为能“独木成林”的大树。
榕树独木成林的原因在于它那粗壮的大树枝上会垂下一簇簇胡须似的“气根”。这些“气根”开始就是根细棍,可是它们只要接触到土壤,就吮吸着土壤中的营养成长壮大起来。结果,慢慢发展得和母树差不多一般粗了。
就这样,无数的“气根”连同母树一起繁衍不息,树冠也越来越大,古老的榕树就形成了一片壮丽的树林。
榕树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榕树高达30米,可向四面无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为“独木成林”。
细叶榕树也是薜荔吗
细榕,不是薜荔。
薜荔,是桑科榕属植物。
薜荔栽培技术
生长习性
无论山区、丘陵、平原,在土壤湿润肥沃的地区都有野生分布,多攀附在村庄前后、山脚、山窝以及沿河沙洲、公路两侧的古树、大树上和断墙残壁、古石桥、庭院围墙等。薜荔耐贫瘠,抗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强,幼株耐阴。
苗木的繁殖
果实成熟采摘后堆放数日,待花序托软熟后用刀切开取出瘦果。放入水中搓洗,并用纱布包扎成团用手挤捏滤去肉质糊状物后取出种子,种子阴干贮藏至翌年春播。早春整地作畦耙平后,覆盖1cm厚的黄土。用木板整平床面撒播,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宜,浇透水,用竹弓支撑扣上薄膜和遮阳网,有利于保温、保湿和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当温度在10至23℃时,10天左右可出苗。于4月中、下旬阴雨天按株、行距15×20cm移植于大田苗床,然后盖上遮阳网,按常规育苗管理,至9月中、下旬揭去遮阳网进行日光锻炼。11月下旬扣上薄膜罩防霜冻,翌年春季定植。
扦插繁殖
1、扦插基质
常用1:1的黄土和细河沙作扦插基质,有条件的可用培养土、珍珠岩和谷壳灰作扦插基质。
2、建棚
用钢架或竹木架结构建成大棚,遮阳网覆盖,透光度为50%,用砖砌扦插床,床底铺厚5cm的卵石和粗砂层然后铺厚20cm的扦插基质。
3、插穗选择
当年萌发的半木质化或1年生木质化的大叶枝条以及1年生木质化的小叶枝条都可选用。结果枝插条剪成长12至15cm,营养枝剪成长20cm,结果枝留叶2-3片。
4、扦插时期
春、夏、秋3季都可扦插,以4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较适宜,此时日平均温度在25℃以上,利于生根。
5、扦插
插条斜插于土内,深度为插条长的三分之一,每平方米插40株,营养枝露出小枝平埋于土内或剪去五分之三以下的小枝后斜插。扦插前可用50mg/kg的ABT生根粉液浸插条基部2小时。一般20天可产生愈伤组织,40天长出新根。
6、湿度和光的调控
扦插后浇透水,用竹弓支撑盖上薄膜,四周用砖压紧,以利保湿、保温。床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土壤湿度控制在10%,温度控制在25℃左右,当温度超过28℃时揭喷雾装置的苗床扦插育苗。
整地
栽植地要求平整,排水方便,要深翻20至30cm,翻地时剔除杂草。有条件的用化学除草剂先除尽地里的杂草做畦,畦宽1.2至1.5m、高30cm,施足基肥,回填草皮土厚15cm。’
移栽
春季移栽,选阴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栽植密度为30×30cm,栽前用磷肥黄泥浆蘸根或用100mg/kg的ABT6号生根粉液蘸根。栽时做到藤蔓朝向攀附物,根系舒展、压紧并浇透。
田间管理
应在当日或次日为薜荔遮阳,直至9月下旬,可用竹弓支撑遮阳网或搭架盖竹帘、麦秸、芦苇或用茅草做成阴棚。松土除草,追施稀薄的尿素或复合肥液,于5月、6月、8月、9月各追肥1次。进入雨季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干旱时及时灌水。大田栽培后,在当年内用旧砖堆砌成墙垛,墙垛的高度为1.5-2m,或用木棒、竹杆搭好棚架以供薜荔攀附。为防薜荔幼小藤蔓攀附时滑落,用塑料带将藤蔓轻松地捆缚在树上或棚架柱上。还要防止牲畜践踏啃食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