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式建筑代表
1、1,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艺术。罗马的圣卡罗教堂,是波洛米尼设计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榄形,周围有一些不规则的小祈祷室,此外还有生活庭院巴洛克式。
2、殿堂平面与天花装饰强调曲线动态,立面山花断开,檐部水平弯曲,墙面凹凸度很大,装饰丰富巴洛克,有强烈的光影效果代表。尽管设计手法纯熟,也难免有矫揉造作之感。17世纪罗马建筑师丰塔纳建造的罗马波罗广场,是三条放射形干道的汇合点,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建筑,周围设有雕像,布置绿化带。
3、在放射形干道之间建有两座对称的样式相同的教堂。这个广场开阔奔放,欧洲许多国家争相仿效。法国在凡尔赛宫前特点,俄国在彼得堡海军部大厦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广场。
4、杰出的巴洛克建筑大师和雕刻大师帕尼尼设计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巴洛克,周围用罗马塔斯干柱廊环绕,整个布局豪放。光影效果强烈。德国巴洛克风格教堂建筑外观简洁雅致,造型柔和装饰不多艺术。
5、同自然环境相协调。教堂内部装饰则十分华丽,造成内外的强烈对比。著名实例是班贝格郊区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罗赫尔的修道院教堂。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厅和圣龛做成三个连续的椭圆形,拱形天花也与此呼应,教堂内部上下布满用灰泥塑成的各种植物形状装饰图案特点。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
1、教堂外观比较平淡,正面有一对塔楼,装饰有柔和的曲线,富有亲切感代表。罗赫尔修道院教堂也是外观简洁,内部装修精致建筑,尤其是圣龛上部天花,布满用白大理石雕刻的飞翔天使,圣龛正中是由圣母和两个天使组成的群雕,圣龛下面是一组表情各异的圣徒雕像巴洛克式。奥地利许多著名建筑都是德国建筑师设计的。如维也纳的舒伯鲁恩宫,外表是严肃的古典主义建筑形式,内部大厅则具有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大厅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代表,柱顶和拱顶满布浮雕装饰艺术,是巴洛克风格和古典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巴洛克。
2、兴起于17世纪中叶特点,它的风格自由奔放,造型繁复建筑。只是有的建筑装饰堆砌过分。
3、西班牙圣地亚哥大教堂为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实例。有劳伦先图书馆巴洛克,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巴洛克式,罗赫尔修道院教堂等特点。劳伦先图书馆是位于意大利佛罗伦斯的一座历史图书馆,由米开朗琪罗设计建造的代表,并且是一座具代表性的风格主义建筑。
4、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建筑物。立体感很强艺术,光影变化剧烈艺术,风格刚劲有力,洋溢著英雄主义精神,同他的雕刻和绘画风格一致。他也善於把雕刻同建筑结合起来。
5、常常不顾建筑的结构逻辑特点,有意破坏承重构件的理性形式,如把圆柱子嵌在墙内,用薄薄的“牛腿”承托柱子,额枋和山花凹凸断折等,表现出一种激动的,不安的情绪建筑。他是手法主义的开创者。巴洛克建筑的建筑师们也把他奉为导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