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鱼的自然生活环境(龙鱼的特点描写)

一、龙鱼的饲养要求

1、对水温的要求。一般来说,饲养龙鱼要注意维持水温在24~26℃。不过如果养殖的是银龙和黑龙,水温需提高到28~30℃,这些龙鱼品种喜欢更高温的饲养环境。此外,在养殖龙鱼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恒温,避免温差过大,水温突然升高和降低都对龙鱼不利,可能会导致龙鱼神经系统休克而死亡。因此,严格控制好水温对龙鱼饲养来说非常重要,平常在给鱼缸换水的时候要注意控制新水和久水的温差不超过2℃。

2、对氧气的要求。水中的延期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部分氧气也可从空气中溶入,以使得水中有氧气。但是鱼的排泄物等其他物质会发生分解作用,继而不断消耗掉水体溶解氧,所以在养殖龙鱼时要注意及时清理掉鱼缸中的各种污物,以保持龙鱼有足够的氧气维持生存。最好在养殖容器中安装增氧的设备,并且也可以在水中养殖一些水生植物,这样即可以美环境,也可以起到增氧作用。

3、对水质的要求。龙鱼对水质的要求更偏向弱酸性软水,一般江水和河水都是弱酸性的,适用于养殖龙鱼。但是人们生活使用的自来水含有一定量的氯和氟,这些物质对龙鱼十分有害。所以如果使用自来水氯和氟没有了之后才可以加入鱼缸中。

4、对光线的要求。大多数饲养龙鱼都是放在室内饲养,但是一定要注意不可以将它们放在阴暗处饲养,因为龙鱼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光线,宠主最好保持一天内有阳光照射鱼缸3~4小时。如果龙鱼长期生活在光线较暗的时候,它会变得行动呆板,食欲不振和色泽暗淡。同事也要注意不能让它照射太强的光线,否则会导致龙鱼游动不正常,甚至引发龙鱼气泡病等。

爪爪博士温馨提示:龙鱼美丽而娇贵,希望大家都希望自己养的龙鱼健康,活得长久。为此,养殖龙鱼则一定要谨记以上几点饲养要求,精心呵护龙鱼。

二、野生的龙鱼生长在哪里

1、龙鱼又名骨舌鱼科,是一种下颌具须,体侧扁,腹部有棱突的古老淡水鱼种群,属于骨舌鱼目,广泛分布在南美洲,澳洲以及东南亚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为其体形长而有须,酷似中国神话中的龙,故俗称龙鱼,在东南亚地区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观赏鱼。

2、骨舌鱼科的鱼类属热带狭温性鱼类,生活在上层水域,对生存环境的水质要求很高。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及领域意识,人工饲养中应注意尽量避免同种混养。适宜温度:24~29℃均可,如果鱼只适应良好,甚至可以接受22~31℃的温度。不过人工饲养的龙鱼和其他的观赏鱼一样,切忌水温急剧变化。绝大部分的骨舌鱼科鱼类属肉食性鱼类,从幼鱼到成鱼,都会捕食动物性食物,以小鱼、小虾、昆虫为主,但也有例外,如:尼罗河龙鱼,属杂食滤食性。在人工饲养中,应尽量喂食近其自然环境中的鲜活动物性饵料,以投喂鲜活的小鱼或碎虾肉,并间歇性辅助以投喂昆虫饵料为最佳。动物内脏,易妨害消化系统,不可投喂。若想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应多选用浮性饲料,防止鱼发生掉眼情况。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鱼和人一样需要各种养份,不可以投喂一种饵料,应制定出一份营养丰富的菜单,以确保它的营养均衡。繁殖方式为卵生,在自然环境中,雌鱼产下卵后由雄鱼含在口中,直至幼鱼孵化。龙鱼是鱼类中有名的“长寿鱼”,一般可活30年左右,寿命最长的可达40年以上,幼鱼在2~3岁左右可达到成熟,不同种类的龙鱼有其不同的色彩。且随着鱼只年龄的增长,身上鳞片的颜色会愈加的闪亮、厚重。是观赏价值极高的一类热带鱼。

三、龙鱼在一般在多少的温度下生长

适合龙鱼生存的水温24-28摄氏度。

龙鱼的生存需要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质,硬度要求软水。pH值6.5-7.5之间,DH值3-12。水温24-28摄氏度都可以。亚硝酸盐含量以及氯含量最好为零。

磷酸二氢钠注意:每天调节pH值的度不要超过0.5-1pH,剧烈振荡将导致龙鱼的死亡。提示:适当的爆气、打氧可以起到稳定pH值的作用。

美丽硬仆骨舌鱼(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又名亚洲龙鱼、金龙鱼。属一种古老的原始淡水鱼类。原产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等地河流和湖泊。

成鱼体长40-50厘米,寿命可达数十年。性情凶猛,主要猎食活鱼虾、水生昆虫、青蛙等。亲鱼将鱼卵产含于口中直至孵出幼鱼,所以有“龙吐珠”的俗名。

自20世纪中后被开发成为观赏鱼,因其泛闪金属光泽如盔甲般的鳞被和鲜艳的光色(金色、红色等)及威风凛凛的仪态而备受瞩目,

身价飘升到币值数以万计的程度,成为极名贵的观赏鱼之一,有过背金龙、红龙、青龙等品种。由于资源过度开发造成濒危,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保护名单附录Ⅰ。

远在三百五十万年以前的太古石炭纪,隶属骨舌鱼科(Osteoglossidae)科的龙鱼便已经开始存在了。骨舌鱼科是华莱士线两侧发现的唯一的淡水鱼家族。

在1.4亿年前,龙鱼迁移到亚洲和印度次大陆,地球地壳的移动逐渐地把它们分布到世界各大陆去。

龙鱼,原产地称之为“Arowana”,华人的发音为‘亚罗娃娜’,中文名称”硬仆骨舌鱼“,音译来自西班牙语“Pez lengüihueso malayo”。”

Pez(仆)“在西班牙语中是”鱼“的意思,“lengüihueso”是“长舌”的意思。其学名“Scleropages”是舌头、硬咽状的意思。

龙鱼,属于骨舌鱼科,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鱼。早在远古石炭纪时就已经存在。该鱼的发现始于1829年,在南美亚马逊流域,当时是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国鱼类学家卑鲁告蓝博士在越南西贡又发现红色龙鱼。

1966年,法国鱼类学家布蓝和多巴顿在金边又发现了龙鱼的另外一个品种。之后又有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相继在越南,马来西亚半岛,印尼的苏门答腊、班加岛、婆罗洲和泰国发现了另外一些龙鱼品种,

于是就把龙鱼分成金龙鱼、橙红龙鱼、黄金龙鱼、白金龙鱼、青龙鱼和银龙鱼等。真正作为观赏鱼引入水族箱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美国,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

龙鱼全身闪烁着青色的光芒,圆大的鳞片受光线照射后发出粉红色的光辉,各鳍也呈现出各种色彩。不同的龙鱼有其不同的色彩。

例如,东南亚的红龙幼鱼,鳞片红小,白色微红,成体时鳃盖边缘和鳃舌呈深红色,鳞片闪闪生辉;

黄金龙、白金龙和青龙的鳞片边缘分别呈金黄色、白金色和青色,其中有紫红色斑块者最为名贵。这一科龙鱼的主要特征还有它的鳔为网眼状,常有鳃上器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美丽硬仆骨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