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恶什么为首(万恶之源是指什么)

“万恶淫为首”的真实意思你知道是什么吗

自古就有句俗话“万恶淫为首”,很多人很困惑:淫真的那么可怕吗?难道淫比杀人、放火、抢银行还更可恶?况且“性”乃人之天性,为什么要去压抑甚至泯灭它呢?其实,“万恶淫为首”的淫,通常指的是邪淫,邪淫是指“一切不正当的性行为”,通俗地讲,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认可的男女关系及同性恋关系及自渎性行为,均可理解为“不正当的性行为”,因为不正当,故为恶,又因此恶最为“享受”而令人欲罢不能、最能令凡夫俗子飞蛾扑火地做出一些不知廉耻、丧失理智、无良无德的事情来,故“万恶淫为首”。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一旦播下了邪淫的恶的种子,早晚必会收获损德削福的恶果,种下的恶种子越多,日后收获的恶果亦越多,最常见的恶果为:穷困潦倒、诸事不顺、厄运连连、疾病缠身、婚姻坎坷、家庭破碎、断子绝孙或子孙不孝,为何邪淫的影响会如此严重?因为一个人一生中的福气皆有定数,越是不正当的“享受”越是削福德,故,邪淫越深重削福越严重,这绝对不是说教,而是自然规律,不由你不信,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什么得什么),乃万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对农作物而言,种子是种在土里或田里的,对我们人而言,种子则种在我们自己的心田,比如,你帮助了某个人,这颗种子并不一定就是种在了那个被帮助者的身上,而是首先种在了你自己的心田,所以,当这颗种子日后成熟时、当你自己需要帮助时,帮助你的,常常不一定是你自己曾经帮助过的那个人,而往往是另一个出乎预料的人,所以,如果你平时经常无私地帮助别人,在你自己的心田种下了无数的善的种子,日久天长,你必定也会经常地能感受到别人无私的帮助,反之,如果你平时经常地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去伤害别人,在你自己的心田种下了大量的恶的种子,日久天长,你必定也会经常地感受到一些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可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善得善、种恶得恶。

无论是善的种子,还是恶的种子,其生长成熟的速度,完全取决于你当时种下种子的动机,比如,你帮助某个人时,如果怀着极其强烈的同情和悲悯之心,那么,这个善的种子就相当的茁壮强大,被别人帮助的善果就会以很快的速度加倍的回来,反之亦然,当你伤害某个人时,如果是怀着极其强烈的憎恨之心,甚至是带着希望那个人从地球上消失的刻骨的嗔恨心,那么,自己被别人伤害的果实,同样也会以很快的速度加倍的回来。

此规律适应于我们人的一切行为,包括一切不正当的性行为——邪淫。比如,如果你偷偷摸摸地跟别人的配偶通奸偷情,在你自己的心田种下了伤害别人的伴侣或孩子的恶的种子,那么,你自己的伴侣或孩子,就一定也会在某个时候受到某种形式的伤害。

万恶淫为首下一句是什么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好人”

出自清代王永彬的《围炉夜话》。

意思是:所有的恶事里,以过分、不节制第一,但这个主要看行为,不是看心,如果按心念论,世人都免不了面对诱惑动心,这样的话,世上就没有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了。

整句话是“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来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所有的道德是首先讲求的应当是孝,但孝是只看心中有没有孝,而不能考究他的行为,如果考究行为的话,那些贫穷人家就没有孝子了.所有的恶行中最恶的是淫,这个只能看他的行为,而不能看他的心,如果看心的话,这世间就没有完美的不淫的人。

“淫”指过分,节制。

扩展资料:

《围炉夜话》是清代著名文学品评家王永彬著作的儒家通俗读物。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寓意深刻。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文人是快乐、超俗,亦或痛苦、压抑,现已难以说得清楚。那代文人即使在生活安逸、仕途得意时,心中也常存为天地立心为万民请命的忧患意识,而在陡遭不测、倾家荡产时,又能常常保持一份无怨无悔的淡然心态。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因其博大,受其滋润的中国文人的心胸也是宽广大度的,其精神世界更是丰富多彩的。

参考资料:围炉夜话_百度百科

为什么说万恶淫为首

因为在万般罪恶中,贪婪是最邪恶的。

万恶淫为首,淫在此指过多、过分,并无淫荡之意,“富贵不能淫”中“淫”也指过多。

出自——明朝《古今贤文》,(又名《增广贤文》《昔时贤文》)。

原文:万恶淫为首,百行孝当先。

译文:各种罪恶之中以放纵为首,各种行为当中以孝道为先。

伦理道德强调个人德行,而孝则为道德之核,做人之本。由己推人,由近及远,由家到国。如个人在家能恪守孝行,孝敬父母长辈,在外自然会尊敬他人,与人和睦相处,使社会秩序得以稳定和谐。孝自产生起就对中国民俗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们的衣食住行习俗均含有孝的内容,起到规范社会秩序的作用。所以,古人说:孝是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

扩展资料:

古代影响我国最深的儒道释三教,都有禁欲思想的成分。而且所禁的首要的就是“淫欲”,所谓“万恶淫为首”。古人,尤其是练武之人,更对终身不娶的童子之身有一种近乎迷信的崇拜。

这“万恶淫为首”不但江湖上这样认为,好像连佛门也是这样。《水浒传》中鲁智深在五台山喝酒吃肉,大闹禅堂,后来又杀人放火,但智真长老却说他有佛性,比其他不喝酒吃肉的众僧都有前途,可以成正果。

这绝不是因为赵员外送了礼的缘故,而是智真长老见智深虽然吃些酒肉,杀人打人,却并无“淫欲”之念,仅此一点,就可以“一俊遮百丑”。

像潘巧云的奸夫和尚裴如海也是犯戒,但犯的是“淫戒”,虽然以现在的观念来看,对社会的危害性不高,但在当时却成了人人痛恨的贼秃。像写王庆时,王庆的经历其实和武松、林冲等很相似,如中途和人比棒得胜、受冤后杀死管牢狱的牢头,等等。

唯一不同的就是王庆有段风流韵事,曾经勾搭了童贯的义女娇秀。那回书叫做“王庆因奸吃官司”,王庆和童娇秀本是你情我愿,但在施耐庵眼中,因奸吃官司,比杀人吃官司丢脸多了,这是作为王庆的一桩丑事来描写的。

其实淫比杀更可恶的这种思想一直到近代在中国还是颇有市场的,比如解放前,美军大兵打死了中国的一名黄包车车夫,虽然说是人命关天,却远不如后来美军一名士兵强奸北大女学生沈崇的事件更激起国人的愤怒。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梁山好汉为何都不近女色?

万恶淫为首是什么意思

万恶淫为首是一个俗语,拼音是wànè yín wéi shǒu;意思是:因为在万般罪恶中,贪婪是最邪恶的。

万恶淫为首,淫在此指过多、过分,并无淫荡之意,"富贵不能淫"中"淫"也指过多。

详细解析

1、张三丰明确使用了"万恶淫为首"一语。他说:

"桂宫题楹帖,万恶淫为首。所以恶报多,不如淫报丑。天刑件件奇,天罚样样有。或诱他人妻,己妻为人诱;或搂他人女,己女为人搂;或以奸杀身;或以奸绝后;或倾家业财;或夺功名寿;或生子孙贱;或随诳骗走,淫报极纷纷,笔谈难缕缕。此恶放过谁,伊胡不回首!"

2、刘声木(1876-1959)的《苌楚斋四笔》认为此语出自佛经,但未给出明确出处:

"《论语》次章,即言孝弟为仁之本。《孟子》云,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佛经云,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道书言,成仙须三千善,善莫大于孝。是尧舜孔孟及佛道两教,皆以孝为人类当尽之事,故以为百行之原,尽人皆知之矣。"

3、《太上感应篇》

周汝昌(1918-2012)的《红楼梦新证》的《重排后记》认为:"《太上感应篇》开头即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

4、茅盾(1896-1981)的《子夜》里面也说:"坐在这样近代交通的利器上,驱驰于三百万人口的东方大都市上海的大街,而却捧了《太上感应篇》,心里专念着文昌帝君的'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诰诫,这矛盾是很显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