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统(疏散指示安装高度)

哪些场所需要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

①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

②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200㎡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③建筑面积大于100㎡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

④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

⑤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2、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

②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lx;对于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0lx。

③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对于人员密集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内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10.0lx。

关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最低水平照度很多考友对第2款的3.0lx和第3款的10.0lx容易混淆,但仔细阅读条文不难理解,人员密集场所不应低于3.0lx,人员密集场所中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10.0lx。

同理:走道: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 lx;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人员密集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内的避难走道,不应低于10.0lx。

避难间: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 lx;对于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0 lx。

楼梯间和前室: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人员密集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内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10.0lx。

3、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4、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备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

5、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②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

6、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1)总建筑面积大于8000㎡的展览建筑;

(2)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地上商店;

(3)总建筑面积大于5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5)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

(6)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候车、候船厅和航站楼的公共区。

7、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小于1.5h;

(2)医疗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m2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少于1.0h;

(3)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

本条第(2)点很多考生不是很能吃透,可以理解为以下四种情况:

①医疗建筑和老年人照料设施,整栋建筑不应少于1.0h;

②总建筑面积(地上+地下,下同)大于100000㎡时,整栋建筑不应少于1.0h;

③总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00㎡,但地下、半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整栋建筑不应少于1.0h;

④独立建造的地下、半地下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整栋建筑不应少于1.0h。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可以同一回路吗

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不应由同一分支回路供电。即不能共用同一个回路。

可疏散指示可定四线的,如果第四条线是设计上是开关火线,疏散指示可不接、如果是消防强起线着需要安装强起配件或定做,疏散与应急照明在一个回路内,疏散指示的线路是不通过开关的,常亮,这样接线比较节约,好施工。

应急照明系统以自带电源独立控制型为主,正常电源接自普通照明供电回路中,平时对应急灯蓄电池充电,当正常电源切断时,备用电源(蓄电池)自动供电。

这种形式的应急灯每个灯具内部都有变压、稳压、充电、逆变、蓄电池等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应急灯在使用、检修、故障时电池均需充放电。

扩展资料:

国内使用的应急照明系统以自带电源独立控制型为主,正常电源接自普通照明供电回路中,平时对应急灯蓄电池充电,当正常电源切断时,备用电源(蓄电池)自动供电。这种形式的应急灯每个灯具内部都有变压、稳压、充电、逆变、蓄电池等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应急灯在使用、检修、故障时电池均需充放电。

另一种是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应急灯具内无独立电源,正常照明电源故障时,由集中供电系统供电。在这种形式的应急照明系统中,所有灯具内部复杂的电子电路被省掉了,应急照明灯具与普通的灯具无异,集中供电系统设置在专用的房间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消防应急灯

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灯与应急疏散照明灯有什么区别

一、两者的作用不同:

1、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灯(即安全出口指示灯)的作用:安全出口指示灯是为人员通往安全地带的一种指示灯具,因此保证安全出口畅通是防止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措施。

2、应急疏散照明灯的作用:当出现紧急情况,如地震、失火或电路故障引起电源突然中断,所有光源都已停止工作,此时,它必须立即提供可靠的照明,并指示人流疏散的方向和紧急出口的位置,以确保滞留在黑暗中的人们顺利地撤离。

二、两者的概述不同:

1、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灯的概述:安全出口即各种公共场合的逃生出口,安全出口是人员密集场所的一个重要安全设施。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人员密集场所中的所有人员主要通过各个安全出口迅速逃离事故现场,实施救援的人员也主要通过安全出口进入事故现场,营救受困者或者抢救财产。

2、应急疏散照明灯的概述:应急照明灯是在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时,能有效地照明和显示疏散通道,或能持续照明而不间断工作的一类灯具。广泛用于公共场所和不能间断照明的地方。

三、两者的相关要求不同:

1、应急疏散指示标志灯的相关要求:

(1)消防应急灯和安全疏散指示灯必须备有两个电源,即正常电源和紧急备用电源。紧急备用电源一般由自备发电和蓄电池供给,如采用蓄电池时,其连续供电时间不能小于200min。

(2)消防应急照明灯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的照度不应低于0.5lx,使之充分地照亮走道、楼梯及其他疏散路线。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以及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部位,亦须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3)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宜设在太平门的顶部或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上的指示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0m。消防应急照明灯和安全疏散指示灯应设玻璃和其他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4)疏散楼梯间应用明显标志标明所在部位和层数,使楼内人员及时了解自身所处的位置,以利于安全疏散。

2、应急疏散照明灯的相关要求:

(1)采用优质超高亮LED发光,表面亮度≧15cd/㎡,均匀、柔和、穿透力强。

(2)应急转换时间≤0.2S,具有完善的过充、过放电保护功能。

(3)选用顶级免维护镍镉电池组,应急时间≧90min。

(4)为了确保应急时间足够长,使用前请必须充电>24h。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全出口指示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急照明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消防疏散指示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消防应急灯

疏散照明跟应急照明的区别

1、特点不同: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志。

2、供电要求不同: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对于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少于1.5h。对于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少于1.0h,对于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

3、性质不同:疏散照明是火灾是使用的带有逃生路线指示的照明系统,这时候应急照明应该是强切的断电状态,是两个东西,两个系统。应急照明是在正常照明系统因电源发生故障,不再提供正常照明的情况下,供人员疏散、保障安全或继续工作的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