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被誉为(三北防护林是哪三北不包括的省)

大家好,关于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被誉为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三北防护林是哪三北不包括的省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三北”防护林工程被誉为“___”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8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是我国的第一大植树造林工程.按照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建设面积406.9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建林3508.3万km2,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改善.邓小平同志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题名为“绿色长城”.

故答案为:绿色长城

中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绿色万里长城,这是为什么呢

建设三北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维护生存空间的战略需要。实现风沙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农区防护林、林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战略的现实所需。

三北工程建设不仅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坚持久久为功,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持续不懈推进三北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持续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巩固和发展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均超过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前苏联的“斯大林改善大自然计划”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三北”防护林体系是什么意思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国务院1978年决定兴建的,并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重点项目之一。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拨出专款,组织2.5万多名专业人员深入实地进行考察勘测。这项工程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我国北部边界,南沿海河顺延到喀喇昆仑山,东西长4480千米,南北宽560~1460千米,横跨东北、华北、西北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总面积406.9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2.4%,故称“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在保护好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大力开展造林育林,采取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多种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牧场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以及薪炭林、经济林、用材林多林种相结合,实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相结合,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防护林体系。目前在于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

“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规模和速度,均超过美国“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被国际上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生态工程的世界之最”。1987年被联合国环境署评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之一。

中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被誉为中国的

中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被人们誉为中国的“绿色万里长城”,是世界四大生物工程之最。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9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工程规划期限为73年,分八期工程进行,已经启动第六期工程建设。

工程建设范围囊括了三北地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25个县(旗、区),总面积435.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45%,在国内外享有“绿色长城”之美誉。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意义

干旱、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难,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建设三北工程不仅对改善三北地区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建设三北工程是实现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战略需要。三北地区是中国多民族聚居区,聚居着汉、回、蒙、满、维吾尔、哈萨克、鄂伦春、塔吉克等22个民族,总人口1.69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三北”防护林工程

好了,关于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被誉为和三北防护林是哪三北不包括的省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