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的毛豆腐的做法(毛豆腐的历史)

徽州毛豆腐的做法

毛豆腐10块(约500克),小葱末5克,姜末5克,酱油25克,精盐2克,白糖5克,味精0.5克,肉汤100克,菜籽油100克。

毛豆腐用料和制作十分考究。它选用粒粒珠矶、色澄如玉的优质黄豆制成豆腐;制成的豆腐要求色清如雪,刀切似玉,坠地不溢;豆腐制好后,要趁鲜按长12厘米、宽6厘米、厚3厘米的标准切成小块,置于阴凉干燥处让其发酵。毛豆腐根据绒毛的长短、颜色可分为虎皮毛、鼠毛、兔毛、棉花毛等四种。传统的烹饪方法是将毛豆腐放入平底锅煎至两面发黄,再加入调味品烧烩,香气溢出后涂上一层辣酱。常见的有红烧毛豆腐、油炸毛豆腐、火焙毛豆腐、清蒸毛豆腐等。 a、制浆精选优质黄豆用水清洗,去除杂质,清洗浸泡6-10小时至豆瓣充分膨胀,中间无硬质上机磨碎;浸泡好的黄豆和水按两份水一份黄豆的重量比同时注入磨机的料斗中,混合磨碎;豆浆和豆渣分别出料;加热豆浆至沸腾为止,自然冷却到75℃±5℃;

b、点浆取常规豆腐生产过程中凝固时淅出的淋浆水自然放置3天后备用;按7份豆浆:0.8-1.5份淋浆水的重量比,向浆桶中注入备用的淋浆水,搅拌均匀凝固12-16分钟;

c、装模定型切块经过凝固的浆料注入放置有滤布的模箱内,加压成型后出模;切成小块;收集淅出的淋浆水以备下次点浆再用;

d、乳化将切好的豆腐块平整放在竹条上,每块之间留有间隙,设置环境温度为15℃-25℃;经过3-5天后,豆腐表面长出均匀细密的绒毛,即已乳化成熟;

e、按以下重量份制备烹调辅料每份烹调辅料的构成为:黄精2份、西洋参1份、当归0.5份、姜1份、蒜2份、辣椒2份,适量的盐和糖;

f、按以下两种方式之一进行包装:

第一、经烹饪,包装:乳化好的豆腐用食用植物油过油,使表面香脆金黄,捞出后与各味烹调辅料加水共同烧烩,豆腐与烹调辅料按重量比的构成为:豆腐10份、烹调辅料1份,水的加入量与豆腐和烹调辅料总量相同,水熬干后撒上葱末,以熟素油封口,真空包装即成;

第二、豆腐与烹调辅料分装:乳化好的豆腐用食用植物油过油,使表面香脆金黄,捞出后直接真空包装,再按重量份豆腐10份、烹调辅料1份的比例将豆腐与配制的烹调辅料分装即成。

毛豆腐是出自哪里其制作

毛豆腐出自安徽,到底始于何时,至今说法不一,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兵败徽州,逃至休宁一带,腹中饥饿难熬,命随从四处寻找食物,一随从草堆中搜寻出逃难百姓藏在此处的几块豆腐,但已发酵长毛,因别无它物,随从只得将此豆腐放在炭火上烤熟给朱元璋吃。不料豆腐味道十分鲜美,朱元璋吃了非常高兴。转败为胜后,下令随军厨师制作毛豆腐犒赏三军,毛豆腐遂在徽州流传下来。

毛豆腐是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经烹饪后,味道特别鲜美可口。

煎好的毛豆腐表面呈金黄色,再以葱、姜、盐及辣椒酱等佐料,入口鲜醇爽口,芳香诱人,唇齿留香,吃时别有一番情趣。

毛豆腐的独特处就这层毛,营养也在这毛(有益菌丝),其营养价值最高,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发酵过程看似很简单,但只有在徽州特有的气温和湿度条件下才会长出这种细长绒毛。

豆腐在慢慢发酵过程中,由于温度、盐料、配料、发酵时间长短不同,制成的毛豆腐会出现白色、黄色和灰色等不同的菌苔毛,根据不同的毛色,毛豆腐被分为蓑衣毛、鼠毛、虎皮毛、兔毛。

安徽毛豆腐制作方法

安徽地区许多地区都喜欢做毛豆腐,这种浑身都长满毛的豆腐你吃过没有?它是徽州地区的特色佳肴,由于毛豆腐的味道鲜美爽口,从古到今人们都喜欢吃。长话短说,直奔主题一起来看看安徽毛豆腐制作方法吧。

制作食材:大豆10斤,石膏粉70克。

毛豆腐制作方法:

1.首先想要制作好的毛豆腐,黄豆选择相当重要,大小均匀且颗粒饱满的优质黄豆。

2.挑选好的黄豆放到冷水里浸泡10个小时。

3.接下来用传统的石磨把泡发好的黄豆碾磨成浓稠的浆液。

4.接下来用特制的亚麻袋把豆浆过滤到提前准备好的铁锅中。

5.接着熬制豆浆,随着熬煮时间越来越长锅中的豆浆开始逐渐沸腾,并通过一段时间降温后在表面凝结一层薄薄的油脂,这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腐皮。

6.接下来给锅中豆浆用石膏粉进行点卤,点卤的目的可以让豆浆中的大豆蛋白在酸水的作用下慢慢凝结成豆腐花。

7.然后把豆腐花倒进用木板做成的模具中定型。

8.模具里豆腐花上用压板放上重物,数小时豆腐脑中多余水分被挤压出来,留下来就是适合制作毛豆腐的老豆腐。

9.现在把所有制作好的豆腐切成3厘米长宽,1厘米厚大小均匀的豆腐块依次摆放木架上,在未来的一周里这些豆腐块放在15度恒温房里慢慢发酵。

10.豆腐中的大豆蛋白在酵母分解下长出洁白细细的绒毛时就说明这道美食就大功告成了。

11.作为酷爱美食的徽州人无论从简单添加辣酱还是繁琐的煎炸烹煮都能够将毛豆腐中所有的鲜美风味发挥的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