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基本途径(脱贫措施)

本文目录

  1. 要把什么作为脱贫基本途径针对致贫原因和贫困人口结构
  2. 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3. 请结合国情 谈谈消除贫困的基本途径和措施有哪些
  4. 中国脱贫标准2020

要把什么作为脱贫基本途径针对致贫原因和贫困人口结构

要把开发式扶贫作为脱贫基本途径,针对致贫原因和贫困人口结构。

加强和完善保障性扶贫措施,造血输血协同,发挥两种方式的综合脱贫效应。必须坚持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脱贫攻坚的投放,发挥资本市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广泛参与脱贫攻坚,形成脱贫攻坚资金多渠道、多样化投入。

扩展资料:

扶贫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林产业扶贫

主要内容包括优化发展种植业、积极发展养殖业、大力发展林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农林技术推广和培训力度等。

具体工程包括:农林种养产业扶贫工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贫困地区培训工程。

2、旅游扶贫

主要内容包括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积极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等。

具体工程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乡村旅游产品建设工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森林旅游扶贫工程、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宣传工程等。

3、电商扶贫

主要内容包括培育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具体实施上是通过设备和物流补助、宽带网络优惠、冷链建设、培训支持等方式实施电商扶贫工程。

有条件的地方和电商企业,对贫困村电商站、设备配置以及代办物流快递服务点等,给予适当补助和小额信贷支持。以及鼓励电信运营企业对贫困村网络流量资费给予适当优惠。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建设一批生鲜冷链物流设施等等。

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1)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作答;①《致富之路》的现实依据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且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②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最根本的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实现漫画二中的“十三五”目标我们必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故答案为:

(1)①a.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且区域发展不平衡;(1分)b.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分)②实现脱贫致富目标最根本的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分)

(2)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③共同富裕的道路(2分)【说明:学生只有回答出以上三个要点方可得满分(2分),少一个要点扣(1分)】.

请结合国情 谈谈消除贫困的基本途径和措施有哪些

1、扶贫先要扶志。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过去一些地方扶贫帮困过于注重物质层面,忽略精神层面的帮扶,影响了扶贫成效。实践表明,贫困户树立志气、更新观念,对于找寻致富办法、增添致富干劲至关重要。

这一科学观点是对当代中国扶贫开发一系列问题的准确号脉。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战役已经打响,应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

2、关键在于精准。

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精准扶贫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不仅强调扶贫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更强调坚持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传统与工作作风。我们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秉承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与作风。

按照“精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对路的政策、更加有力的举措和更加扎实的行动量身定做、靶向治疗、对症下药,出实招、求实效,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3、激发内生动力。

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政府帮扶是必要的,但脱贫解困根本上还得靠贫困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必须最大限度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只有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脱贫才有基础。

3、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扶贫开发能不能收获成效,成效能不能得到巩固,“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努力突破传统体制机制的禁锢,尽快建立和不断完善更加符合我国扶贫开发实际,能够及时识贫、精准帮扶、快速脱贫并有效巩固扶贫成果的一系列新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扩展资料:

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反贫困也一直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任务。近代以来,中国就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但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中国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但是,与发达国家的贫困特征有所不同,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不仅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且以绝对贫困居多,甚至部分贫困群体还存在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状况。同时,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农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城市,农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共存的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形势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指引

中国脱贫标准2020

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现价计算的标准。按每年6%的增长率调整测算,2020年全国脱贫标准约为人均纯收入4000元。折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

脱贫原则标准:《扶贫刚要》规定: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贫困县脱贫的主要标准为: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实现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扩展资料:

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原则标准:《扶贫刚要》规定: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贫困户“八有”:一是有安全住房;二是有安全饮水;三是有基本农田;四是有增收产业;五是至少一人有技能资质证书;六是有基本社会保障;七是实现家里有余粮;八是实现手头有余钱。

打攻坚战,实打才有胜算;啃硬骨头,实干方能破局。这既是源于实践的经验,也是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然而,在一些地方,精准识贫、扶贫异化成了繁琐表格,各种展板报表满墙挂,各种评比检查不停息,不仅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许多群众也被弄得云里雾里。这种只顾“面子”、不要里子的形式主义之风,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