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绣线菊篱(柳叶绣线菊)

金焰绣线菊耐寒多少度

金焰绣线菊,又名珍珠梅,蔷薇科绣线菊属;落叶小灌木,株高60~110cm,冠幅90~120cm,老枝黑褐色,新枝黄褐色,枝条呈折线状,不通直,柔软;冬芽小,有鳞片,单叶互生,边缘具尖锐重锯齿,羽状脉;叶长0.8~3.0cm,宽0.5~1.6cm,叶柄0.2~0.4cm。

具短叶柄,无托叶,花两性,伞房花序,萼简钟状,萼片5,花瓣5,圆形较萼片长,雄蕊长于花瓣,着生在花盘和萼片之间,心皮5,离生。瞢荚果5,沿腹缝线开裂,内具数粒细小种子,种子出圆形,种皮膜质;枝叶较松散,呈球状,叶色鲜艳夺目,春季叶色黄红相间,夏季叶色绿,秋季叶紫红色,花玫瑰红,花序较大,10~35朵聚成复伞形花序直径10~20cm。

【位置】

全园范围

金焰绣线菊花语

祈福努力

金焰绣线菊价值

观赏价值:金焰绣线菊具有适应性强、喜光耐寒、抗旱耐贫瘠、无病虫害、萌生能力强、枝繁叶茂、叶红花艳、冠形整齐、不必修剪、观赏期长等优点,是观赏价值高、发展前景广、应用功能全面的优良花灌木树种;它不仅可用于建植大型图纹、花带、彩篱等园林造型,也可布置花坛、花境、点缀园林小品,亦可丛植、孤植或列植,也可做绿篱。

园林应用:作彩篱材料,金焰绣线菊生长快、耐修剪、萌蘖性强、秋天叶色多变化,在四季观赏树叶的彩叶草围栏中金山绣线菊及金焰绣线菊是最好的材料;它们大都种植在道路的两侧,用来包围草坪,或用来划分社区和建筑。修剪整齐的绿篱作为草坪的界线,这些彩叶草围栏可以防止游客的踩踏,可以对疏导游客起到很好的作用。

金山绣线菊的主要价值

园林用途

金山绣线菊植株矮小,小巧玲珑,株型丰满呈半圆形,好似一座小小金山,春季萌动后,新叶金黄、明亮,随着植株的生长,可形成优良的彩色地被,覆盖地表,非常壮观。金山绣线菊株型整齐,可成片栽植,也可组成模纹图案,与其它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及草坪配置,效果更佳。若丛植于路边林缘、公园道旁、庭院及湖畔或假山石旁,将起到强化植物群落,丰富群体色彩的作用。

适合作观花色叶地被,种在花坛、花境、草坪、池畔等地,宜与紫叶小檗、桧柏等配置成模纹,可以丛植、孤植、群植作色块或列植做绿篱,亦可作花镜和花坛植物。

金焰绣线菊和金山绣线菊有什么区别

金焰绣线菊

拉丁文名:Spiraea xbumalda cv.Coldfiame

科属分类:蔷薇科、绣线菊属,落叶小灌木。

形态特征:株高0.4~0.6m,冠幅0.7~0.8m.新梢顶端幼叶红色,下部叶片黄绿色,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4cm,宽1.2cm.伞房花序,小花密集,花粉红色,花径5cm.花期长达4个月,从6~9月份,开花4~6次,每次15~20天.生长季剪截新梢后,过20~25天,又在分枝上开花,可利用这一特性,人为调整开花数.

分布习性:本种为栽培种,金焰绣线菊是新近引种的珍贵园林绿化树种,喜光及温暖湿润的气候,在肥沃土壤中生长旺盛,

耐修剪,栽培地势应排水良好。

繁殖方式:扦插或分株法,其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金焰绣线菊的生根率因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浓度、插穗部位、扦插基质的不同有明显差异.扦插时只要温、湿度适合,管理得当,生根率可达80%以上.金焰绣线菊嫩枝扦插是一项适于生产中推广应用的繁殖技术.。

园林用途:适宜种在花坛、花境、草坪、池畔等地,可丛植、孤植或列植,也可和绿篱。

金山绣线菊

[编辑本段]

拉丁文名:Spiraea X bumalda‘Golden Mound'

科属:蔷薇科、绣线菊属

[编辑本段]

产地分布:原产美国,本种为栽培种,喜光照及温暖湿润的气候,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旺盛,耐寒性较强。适宜我国长江以北多数地区栽培。生长习性:喜光,怕水涝,耐修剪,可作地被,栽植于向阳及排水良好之地。形态特征:落叶小灌木,高50-80厘米,冠幅60-90厘米,单叶互生,叶呈阔卵形,密生,新叶金黄色,夏叶浅绿色,秋叶金黄色,花粉红色,两性,伞形总状花序,叶卵状,互生,叶缘有桃形锯齿,花期5-6月。繁殖栽培:扦插或分株繁殖,耐修剪。

园林用途:适宜种在花坛、花境、草坪、池畔等地,宜与紫叶小檗、桧柏等配置成模纹,可以丛植、孤植或列植做绿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