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果判死刑立即执行是什么意思
一、死刑立即执行什么意思
死刑立即执行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死刑,是一种死刑执行制度。执行死刑判决,必须有执行死刑命令才能进行。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二、死刑立即执行的条件
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刑法》其中规定: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对于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还是死刑缓期执行,取决于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尽管判处死缓也是判处死刑,但判处死缓的罪犯除个别以外一般不再执行死刑。这样,对于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是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还是死刑缓期执行,对犯罪分子来说往往是生死两重天。因此,在相关立法、司法解释尚未对“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作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准确裁量犯罪分子是否属于“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从而作出选择死刑立即执行还是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无论是对统一死刑的适用标准,还是发挥死缓在限制死刑适用中的重要作用而言,都具有非凡的意义。
法律依据:
《刑法修正案(八)》对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实际执行的刑期的规定:最低服刑时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如缓期执行期满后被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将不能少于二十年。也就是说,无论如何被限制减刑的死缓犯罪分子都要服满至少二十年的徒刑。
如果被告人作案时的年龄是超过七十周岁的老人或者智力低下或者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等犯罪的,尽管罪行极其严重,一般是不宜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如您对上述有疑问或者还想了解更多的相关问题,可咨询找法网的律师进行了解咨询。
孙小果什么时候死的
2020年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20日对罪犯孙小果执行死刑。
孙小果,1975年出生,1994年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案件办理期间,他被取保候审、保外就医。没有被收监的孙小果,更加肆无忌惮,1997年4月至6月他以暴力和胁迫手段强奸四名未成年少女。1997年11月7日,孙小果及同伙在公共场所挟持两名17岁少女,进行暴力伤害和凌辱摧残,致使一名被害人重伤。
1998年2月,孙小果因强奸罪、强制侮辱妇女罪、故意伤害罪等多项罪名被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然而蹊跷的是,12年后的2010年,孙小果重操昆明的夜场,成为了多家夜店的老板,“死刑不死”的孙小果成了一个谜。孙小果死里逃生的背后疑窦重重,调查证实,1998年孙小果一审被判死刑后,1999年二审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改判为死缓。2007年案件启动了再审,死缓改判为有期徒刑20年。期间孙小果又被多次减刑,实际服刑12年零5个月就被释放出狱。孙小果脱罪,暴露出一个惊人的黑洞:从一审、二审到申诉、再审,刑罚执行等多个环节被人层层击穿。孙小果一次次逃出法网,都因为一张无形的“关系网”。专案组调查发现,多年来编织出这张关系网的人是他的母亲孙鹤予和继父李桥忠。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孙小果案警示我们,要坚决整治政法战线违纪违法问题,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坚决打击黑恶势力及“保护伞”,深入查找司法权力运行薄弱环节,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坚决防止对司法活动的干预、插手,严查知法犯法、滥用权力,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确保领导干部特别是司法执法人员严格按制度行使权力,公正廉洁司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给人民以踏实的安全感
孙小果为什么不是立即执行
刑辩专家认为,法律规定的“枪下留人”三种情况,适用于孙小果的应该只有揭发、检举他人犯罪、重大立功三种情况。当年孙小果的死刑命令下达之后,按规定7日内必须执行,孙小果显然是在二审之后、死刑执行之前,启动了再审改判。多证据显示,孙小果案同案犯未能获得改判,并执行完了昆明中院判决的全部刑期,可见孙小果的“死而复活”,是只针对他本人的。
此前新闻报道,孙小果在服刑期间,其母亲孙鹤予、继父李桥忠与监狱、法院相关人员共谋,利用并非其发明的“联动锁紧式防盗窨井盖”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达到认定重大立功帮助其减刑。有关人士说,专利一般包括三种,一种叫发明专利,一种是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叫外观设计专利。其中,发明专利的要求较高,创造性、难度性大,而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相对简单,孙小果申请的就是实用新型专利,这能不能作为重大立功来减刑,其实是一个问题。
多位刑事专家根据官方通报解读进行了分析,认为孙小果从被判死刑到“免死”,再运作减刑,服刑十余年后出狱,其间流程涉及监狱系统、法院等各个方面,随着调查的深入,若发现孙小果的改判是违法的操作,将可能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原来的改判,孙小果将会面临重新审判,有可能再度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扩展资料:
孙小果(曾用名:陈果、李林宸,1977年10月27日-2020年2月20日),男,云南昆明人,涉黑犯罪人员。
他1992年12月入伍,曾是武警昆明某部的上等兵,后进入武警某学校学习。1994年10月起,孙小果及其团伙作恶多端。1998年2月18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孙小果犯强奸罪、强制侮辱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后在其家人帮助下多次获得减刑,于2010年出狱后以“李林宸”之名在狱外活动。
2019年4月,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进驻云南省期间,昆明市打掉了孙小果等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团伙。6月4日,全国扫黑办派大要案督办组赴云南督办孙小果案,进驻昆明。2019年10月14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孙小果一案依法再次开庭审理,同时对孙小果出狱后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提起公诉,并依法对19名涉嫌职务犯罪的公职人员及重要关系人移送审查起诉。2019年12月23日,云南高院依法公开宣判孙小果再审案,决定执行死刑。
2020年2月20日,孙小果被执行死刑。
孙小果执行了吗
2020年2月20日,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孙小果执行死刑,扫黑除恶让正义终被伸张。
多年来一次次为孙小果枉法脱罪的孙鹤予、李桥忠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19年。
梁子安、罗正云、刘思源等17人因犯徇私枉法罪、受贿罪等罪被判处12年至2年不等有期徒刑。包括两任云南高院院长在内的6名领导干部也受到了党纪处分。
为了让孙小果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减刑,孙鹤予等人还策划出了荒诞的一幕:由省一监总工程师提供设计图纸,管教干警把图纸带进监狱,同监服刑人员按图纸制作出模型,一个署名孙小果的“防盗窨井盖”专利发明出来了,整个过程孙小果从未参与。
为了排除阻力,让虚假专利顺利通过审核,李桥忠、孙鹤予又费尽心思把孙小果从省一监调换到省二监服刑,在云南省第二监狱副监狱长朱旭的帮助下,孙小果被认定为有重大发明专利,法院裁定减去有期徒刑2年零8个月。
黑恶之徒再难脱身法网!
扫黑除恶让正义终被伸张
法律成了枉法者手中的“橡皮泥”,造成黑恶之徒脱身法网继续危害社会。为尽快依法彻查孙小果案真相,全国扫黑办在中央督导的基础上,又派出大要案督办组多次赴云南指导推进案件侦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