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超额累进税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个人所得税税率超额累进税率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超额累进税率有哪些税种
一、正面回答
目前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税种有个人所得税,个体经营承包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若征收遗产税也会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税率一般在所得课税中使用,可以充分体现对纳税人收入多的多征、收入少的少征、无收入的不征的税收原则,从而有效地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正确处理税收负担的纵向公平问题。
二、分析
超出累退税的对称。税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提高的税。按照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课税对象数额越大,税率越高,课税对象数额越小,税率越低。累进税纳税人的负担程度和负税能力成正比,具有公平负担的优点。从其负效应来看,累进程度太大,又会导致奖懒罚勤,不利于鼓励人们工作。
三、超额累进税率怎么算?
超额累进税率是指把同一计税基数划分为相应等级,分别适用各等级的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等级税额之和才是应纳税额。超额累进税率是指征税对象数额超过某一等级时,仅就超过部分,按高一级税率计算征税。
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税种有哪些
目前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税种有个人所得税,个体经营承包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若征收遗产税也会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
累进税率是指随着征税对象数量增大而随之提高的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课税数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课税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
累进税率一般在所得课税中使用,可以充分体现对纳税人收入多的多征、收入少的少征、无收入的不征的税收原则,从而有效地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正确处理税收负担的纵向公平问题。
全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当税基超过某个级距时,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提高后级距的相应税率征税。
扩展资料运用全额累进税率的关键是查找每一纳税人应税收入在税率表中所属的级次,找到了收入级次,与其对应的税率便是该纳税人所适用的税率,全部税基乘以适用税率即可计算出应缴税额。
全额累进税率计算方法简便,但税收负担不合理,特别是在划分级距的临界点附近,税负呈跳跃式递增,甚至会出现税额增加超过课税对象数额增加的不合理现象,不利于鼓励纳税人增加收入。
超额累进税率指把征税对象按数额的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但每一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则依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后得出应纳税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超额累进税率
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例子
全额(率)累进税率与超额(率)累进税率的概念及其区别
(一)定义
1.全额累进税率:是累进税率的一种,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其相应等级的累进税率计算征收。
2.超额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分别计算税额,各级税额之和为应纳税额。
(二)区别(不同特点)
1.在名义税率相同的情况下,实际税率不同。全累负担重,超累负担轻。
2.全累的最大缺点是在累进级距的临界点附近,全累负担不合理,而超累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3.在各个级距上,全累税负变化急剧,而超累变化缓和,也就是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长,税款的增加,全累较快,超累较缓和。
4.在计算上,全累计算简单,超累计算复杂。
四、按各种税率形式计算税额的实例
(一)比例税率计算
例1:已知甲企业营业所得额为100万元,乙企业为150万元,(税率33%)分别求其所得额。
甲:100×33%=33(万元)
乙:150×33%=49.5(万元)
(二)累进税率计算
1、按全额累进税率
例二:已知甲全年收入1000元,乙全年收入1020元,按教材(p30)的税率分别计算各自应纳余额累进税款。
甲:1000×10%=100(元)
乙:1020×15%=153(元)
2、按超额累进税率☆
(1)定义法(分段
计算法)
例3:根据例2分别计算甲乙的超额累进税款。
甲:400×5%+600×10%=80(元)
乙:400×5%+600×10%+20×15%=83(元)
(2)速算扣除法
第2级速算扣除数=400×(10%-5%)+0=20(元)
第3级速算扣除数=1000×(15%-10%)+20=70(元)
甲:1000×10%-20=80(元)
乙:1020×15%-70=83(元)
3.全率累进税率计算税额
例4:甲销售收入为12000元,利润率6%;乙销售收入28000,利润率18%,根据第p35税表分别计算机应纳全率累进税额。
甲:12000×6%×10%=72(元)
乙:28000×18%×30%=1512(元)
4.超率累进税率计算超率累进税额
甲:12000×(5%×0%+1%×10%)=12(元)
乙:28000×(5%×0%+5%×10%+5%×20%+3×30%)=672(元)
(2)速算扣除法
第2级速算扣除率=5%×(10%-0%)=0.5%
第3级速算扣除率=10%×(20%—10%)+0.5%=1.5%
第4级速算扣除率=15%×(30%—20%)+1.5%=3%
甲:12000×(6%×10%—0.5%)=12(元)
乙:28000×(18%×30%—3%)=672(元)
五、税收分类
(一)按征税对象分类:
1、流转税 2、所得税 3、资源税 4、财产税 5、行为税
(二)按计税依据分类:1.从价税 2.从量税
(三)按税收收入的归属权分类
1.中央税(属于税源集中,收入较大的税)
2.地方税(税源分散,与地方经济联系密切的税)
3.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兼顾各方利益,调动中央与地方两方积极性)
(四)按税负是否转嫁分类
1.直接税(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
2.间接税(纳税人把税转嫁给负税人)
(1)前转(由卖方向买方转嫁)
(2)后转(由买方向卖方转嫁,厂商让利)
(3)消转(提高效益,消化掉税负)
(五)其他分类
1.按税收缴纳形式分类:1.实物税2.货币税
2.按税收用途分类:1.一般税(用途不明确,一般经费)2.目的税(专款专用)
3.按税款确定方法分类:1.定率税(固定税率)2.配赋税(先定总额再摊派,如人丁税和田赋税。)
超额累进税率怎么计算
超额累进税率,指的就是只对超过规定限额的部分适用高一级的税率,限额以下的适用下一级税率
你看题意,相当于第一级是500,税率5%,就应该交税500*5%
第二级是500-2000,税率10%,这级的就应该是(2000-500)*10%,减掉的那500是要按低一级5%税率算的
第三级2000-5000,你总的(3800-2000)*15%,2000是已经按前两级税率算的
这样三个加起来就对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