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传位于谁(武则天故乡山西还是四川)

本文目录

  1. 武则天传位于谁 为何将皇位归还李氏
  2. 在位21年的武则天将皇位传于谁李治第七子李显
  3. 武则天传位于哪位皇子
  4. 武则天传位于谁了

武则天传位于谁 为何将皇位归还李氏

载初二年(690)九月初九日,在做了大量的舆论铺垫之后,武则天在百官及帝室宗戚等六万余人的表请之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号曰“圣神皇帝”,改唐为周,革了李唐的命,并将李显定为皇位的继承人,皇太子李旦降为皇孙。

那么,武则天难道就没有废李立武的想法吗?当然有!可是后来她为什么又把天下还给了李氏呢?据史料记载,这与名相狄仁杰的智劝和武则天的“怪梦”不无关系。

狄仁杰的劝说很“走心”

狄仁杰如何劝说武则天归还李唐天下,在《新唐书》、《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当中都有提及。

《新唐书》:

会后欲以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臣观天人未厌唐德。比匈奴犯边,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於市,逾月不及千人。庐陵王(唐中宗李显被废后,封庐陵王)代之,不浃日,辄五万。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又说:“陛下掩神器而取之,十有余年,又欲以三思为后。且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y姑。”

《旧唐书》:

则天无复辟意,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

《资治通鉴》:

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姑于庙者也。”

从以上史料不难看出,狄仁杰劝说武则天,除了站在天意、民意的角度上,还重点突出了一点,就是“母子关系”。

“母子关系”是一种最能敲动人心的关系,它以最直接的血缘关系来维系,因此母与子具有天然的亲近感。从母与子的关系出发,最能打动人心。狄仁杰紧紧抓住了这一点苦苦劝说,虽然让武则天有所反感,但武则天最终“不能无感,故卒复唐嗣”。

武则天的“怪梦”

武则天欲改立太子期间,做过一个梦。对于这个梦,史料记载有所不同,但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新唐书》这样记载:

武则天对臣下说:“朕数梦双陆不胜,何也?”对曰:“双陆不胜,无子也。天其意者以儆陛下乎!且太子(指李显),天下本,本一摇,天下危矣。”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亦指李显)于房州。

《资治通鉴》却是这样记载的:

武则天谓仁杰曰:“朕梦大鹦鹉两翅皆折,何也?”对曰:“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指前面“太帝以二子托陛下”中的“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三思之意。

两梦内容不同,但殊途同归。其实这梦说怪不怪,只是经臣下一解释就显得怪了。这说明,武周虽立,大臣们对李唐仍念念不忘。或许武则天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坚定了把天下归还李氏的想法。不然,看此人心向背,即使自己把皇位传给武氏子孙,武氏子孙也坐不长。

在位21年的武则天将皇位传于谁李治第七子李显

武则天,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和诗人,是历史上唯一被认可的正统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 67岁才继位的武则天共在位 21年。武则天十几岁时因自身才能被李世民看中,召进宫当了才人,还认识了李世民的儿子李治。

李世民死了之后,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后来因为怀孕被已经当上皇帝的李治接到皇宫并娶了她。武则天利用她的女儿将皇后拉下来,自己登上了皇后的位子。后来利用皇后的身份参与国家大事,所有人称之位二圣,其中一个就是武则天。李治死后,她的两个儿子先后当上了皇帝,可是都被武则天给废了,最后武则天自己当了皇帝。

武则天传位于谁?

武则天是将皇位传给李显的。女皇武则天在称帝后一直没有立下太子,只是将之前的皇帝李旦称之为皇嗣。而对于要将皇位传于谁,武则天表示很困扰,武则天自身是想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是儿子不跟她姓啊。因为根据历代传统,皇位都是一家一姓这样传下去的,儿子若是继承皇位那就做到了一家,但没有一姓。皇位要是给自家侄子,则达到一姓,却没有一家。

而就在武则天困扰时,侄子武承嗣按耐不住了,先是折腾尊贵的皇嗣李旦,再将武则天的耳朵说软。但是在差不多要成功的时候,狄仁杰等大臣跑了出来,表示不同意,并劝说了武则天,武承嗣这时的皇帝梦才彻底破碎,并且从官秘书监降为特进。这时的武则天还是没决定好传位于谁。

之后契丹、突厥先后打出匡复李唐的旗号反周,武则天在看到武氏子弟的不成才后再加上人民的心向着李唐皇室,最终才决定将废为庐陵王的李显立为太子。后来武则天因老病缠身,卧床不起,被迫退位,李显这时才继位。

武则天传位于哪位皇子

武则天传位给了李显。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卧床不起,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_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

于是发动兵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宫中,杀死二张,随即包围武则天寝宫,要求武则天退位。武则天被迫禅让帝位与太子李显,随后徙居上阳宫(洛阳禁苑之东)。

李显上武则天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一朝结束。二月,唐朝复辟,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皆复旧制,复称神都为东都。

李显人物评价

《旧唐书》评价:廉士可以律贪夫,贤臣不能辅孱主。诚以志昏近习,心无远图,不知创业之难,唯取当年之乐。孝和皇帝越自负_,迁于房陵,崎岖瘴疠之乡,契阔幽囚之地。所以张汉阳徘徊于克复,狄梁公哽咽以奏论,遂得生还,庸非己力。

洎涤除金虎,再握璇衡,不能罪己以谢万方,而更漫游以隳八政。纵艳妻之煽党,则_、_争衡;信妖女以挠权,则彝伦失序。桓、敬由之覆族,节愍所以兴戈,竟以元首之尊,不免齐眉之祸。比汉、晋之惠、盈辈为优,苟非继以命世之才,则土德去也。

武则天传位于谁了

01

唐中宗李显

武则天最后把皇位传给了唐中宗李显。历史上李显总共当过两次皇帝,唐高宗李治死后,李显即位,不过只过了一两个月的皇帝瘾就下台了。公元705年,武则天将皇位又归还给了唐中宗李显。

众所周知,武则天60多岁才正式称帝,而活到了八十多岁高龄的她,不光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而且也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之一。当时许多人都以为武则天会从武姓宗室中选立皇储,大家也万万没有想到,武则天最后会把江山又重新还给了李氏。

李显是唐高宗李治跟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历史上李显总共当过两次皇帝,唐高宗李治死后,李显即位,不过只过了一两个月的皇帝瘾就下台了。公元705年,武则天重病垂危,将皇位又归还给了唐中宗李显。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以宰相张柬之、羽林大将军为首的多人带兵诛杀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氏兄弟二人,武则天被逼传位于唐中宗李显,李显复辟的同年十—月份,武则天崩逝,享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