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较是贫穷的开始名言誓句,是谁的写的
读王春明的《计较,是贫穷的开始》教会我们计较,是人性的缺点,它让我们失去太多宝贵的东西。一个快乐的人,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很少去计较;一个事事都计较的人,他失去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更珍贵的东西。做人不要太计较,努力改变自己,努力喜欢你周围的每一个人,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
最后我要告诉朋友们的是,让不计较成为你的一种品质吧!因为它是一种宽容、一种真诚、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责任,而你将因此获得快乐、幸福、人气、机遇、成功和财富!
计较,是贫穷和失败的开始
前些日子,我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我的一个朋友得了心脏病。我这位朋友是一位年轻女士,脾气急躁、易怒,谁若是得罪了她,她总是想法报复对方,这样才能获得心理平衡。有一次,邻居的孩子把垃圾放在了她家门口,这让她非常生气,便把自己的垃圾丢到对方的门口以示报复。结果她和邻居“礼尚往来”,矛盾越闹越大,到后来天天争吵不断。几次争论后,我的这位朋友常常感觉胸闷。经检查,发现自己患上了心脏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一些非原则性的事情,或者带有讽刺、中伤意味的话语,完全没有必要过分理会,甚至耿耿于怀。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淡然处之,不去计较。不计较的处世之法,不仅是避免祸端的高明之举,也是保持心灵平衡的秘诀。如果一个人凡事总是斤斤计较,追踪溯源,硬要讨个公道、较个高低,那么他就很容易陷入烦恼和苦闷的负面情绪中,难以自拔。正如上面我的朋友那样,最后还是让自己受到了伤害。
另外,计较,往往是一个人贫穷和失败的开始。如果一个人过分计较自己的得与失、他人的对与错、利益的大与小,那么他等于渐渐失去了财富和作为,要知道世上那些既富裕又成功的人士都是胸襟宽阔、懂得驾驭情绪烈马的人。
著名的相声艺术家马季就是一个坦荡做人、豁达处事之人,他的成就也是我们有目共睹的。马季的一生并不顺利,但他始终能乐观、潇洒地面对种种打击和不幸。
曾有一段时间,马季淡出荧屏,很久没有演出。一次,在公交车上,有两个年轻人谈论:“我听说马季出事了,已经被抓起来了!”“.不会吧,前两天电视台还播了他的相声了呢。”“那是早先录好的吧。”
两个年轻人谈论得火热,完全没有在意其他人。巧的是,马季正好也在这辆车上,并且就坐在这两人附近,清楚地听到了谈话的内容。即便如此,马季把脑袋往衣领里一缩,并不辩驳,一声不吭,到站后独自下车了。
马季不仅在小事上不计较,在一些大事上也能够做到宽容。马季在“文化大革命”时不知道挨过多少批斗,做过多少检查,可他对此毫不在乎,不为自己辩驳。用他的话说:“我要是个小心眼儿,那么这世上早就没马季这个人了!”在马季人生的后期,他已经不愿意站在舞台上表现自己了,而是乐于传道授业,力捧年轻的相声演员。那时,曾有人劝他说:“你怎么不上去露露脸呢?再这么下去,观众都快把你给忘了。”对此,马季满不在乎地回答:“我已经完成了我的使命,还老让观众们惦记着干嘛?再说,要那名有什么用,谁还不知道我身上有几两肉啊!”
可以说,马季先生的辉煌事业和成功人生与他的豁达之心、不计较之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惜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有关于个人利益得失的问题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如何去发泄,如何为自己“讨公道”,如何让自己占上风......总之,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容不得自己有半点损失。
孔子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都有一颗宽大的心,并崇尚豁达与容忍的生存之道。不计较是一种宽容、真诚、智慧、远见、责任。请让不计较的种子在你心中扎根发芽吧!要知道,随之而来的果实便是幸福、快乐、人气、机遇、成功和财富!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假设你在40多岁时失业了,你会怎么办?
下面我们来看看遭遇这种人生变故的人是怎么办的。「周春明」这个名字对大部分人来说可能是陌生的,但他在台湾出租车界里可算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在当今不景气且竞争激烈的行业里面,周春明每月有 8-10万台币的稳定收入,想做他的出租车,还得提前很久预约才可以,您能想像出租车司机这样的行业,是如何创造出如此惊人绩效的呢?
他在49岁成为中年失业一族,无奈之下开始开出租车。一开始他整天短裤背心、吊儿郎当地开着车,打发日子。后来他碰见了一位非常***他神经的顾客,那个人告诉他,出租行业竞争激烈,他也会随时再次因为缺乏客源而失业,那时怎么办?这段话有点一语惊醒梦中人的作用。周春明意识到:既然我要做一名计程车司机,我一定会做到与别的计程车司机有差异,我要和别人不一样,‘我要改变我自己!’!
他开始西装革履,改变形象,戒掉了抽烟嚼槟榔的习惯,文明礼貌,用心地服务每一位顾客。另外,他给自己选择了黄金路线,就是找人最多的地方去承运。就在此时,他遇见了自己人生的贵人。面对一次赔钱的生意,其余的司机都不愿意的情况下,周春明秉承不计较的心态运送这位客人,并同时认识了另外两位乘客。周春明在赔钱的情况下,主动给三位乘客购买了矿泉水,这一举动感动了其中一位女士,她主动给周春明介绍客源,从此周春明开始走运了。在没有固定客源的计程车职业中,他给自己开拓出一条长途载客的固定客源。
20元的这瓶矿泉水,为周春明建立起一个模范服务的口碑。在一次又一次的服务中,让客人感受到了周春明与其他出租司机的差异。透过这些服务,更多的乘客变成了周春明事业中的贵人,而这些贵人们也为周春明织起一个网路。在多位贵人的帮助下,周春明创造了两个台湾第一:第一位被台湾著名的《商业周刊》报道,被200多位教授和老板排队指名服务的出租车司机;第一位应国际著名企业台湾南山人寿等多家知名企业邀请去做演讲的出租车司机。为什么他做到了呢?周春明在《计较,是贫穷的开始》书中说过一段话,从中我们就会找到答案:「计较,是人性的缺点,它让我们失去太多宝贵的东西。当一个人和钱斤斤计较的时候,钱也会和你斤斤计较。当你不是为了钱而活着的时候,你才可能获得更多的钱,金钱仅仅是成功的附带品罢了。」
比如,他赔著钱运送一位盲人乘客时,这位盲人***师介绍了很多生意给他,尽管都是赔钱的买卖,但他也在这样奉献的过程中获得了乐趣,这使得他服务其他客人的时候,也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而周春明从中总结到的服务诀窍是:服务说到底是一种感动,要拿出自己的心和爱来感动每一位客人,创造出让人眼睛一亮的效果,把每天的工作都当成自己的代表作。不要100分,要101分……。而在拥有了良好的基础之后,坚持就是更为重要的。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时,再次创业的周春明及时应对,对自己的员工提出了「安心,宽心,信心」的三心原则。这就是,无论外部环境怎样变化,要安心做事,以不变应万变;遇到大环境的不顺心,要学会宽心待人待事,相信一切都可以过去;而信心,则是你面对所有逆境时最重要的成功基础。
这就是一个出租司机带给我们的创业故事。其精髓就是把事情做到最好:做事第一,得失第二。在和周春明的某次对话中,他总结自己的人生,提出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这就是:20学,30冲,40稳,50淡。言下之意,20岁就是要好好学习,处处留心皆学问;30岁要加劲努力,锻炼自己,争取机会;40岁就要在自己创建的平台上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规划人生;50岁则要学会淡定,学会舍得,享受生活。
最后,用周春明名片上的一句话作为结语:人生没有彩排,唯有细心安排。